飲食健康★壓力一來就想跑廁所,可能是腸躁症作祟....來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壓力一來就想跑廁所,可能是腸躁症作祟....來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27歲的小陳,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十分困擾。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經醫師診斷是「腸躁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藍鴻杰醫師指出,腸躁症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改變大便習慣或狀態的症候群。病患腸道往往是「功能」上的異常而非「結構」上的病變,在這群病患中,有些病患腹痛時會合併便秘,有些人則合併腹瀉,更有一群少見的病患則是混合著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

每月發作超過3天   時間超過半年

藍鴻杰指出,要確定診斷腸躁症,病患在症狀上必須有腹部不適或腹痛。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在排便方面,至少要符合下列任二種情況:腹部不適隨著解便而改善、腹痛發作伴隨著排變次數的改變、腹痛發作伴隨著糞便外型或質地改變。

無法根治  造成原因繁多

然而,若是出現所謂包括體重減輕、血便、持續性的腹部疼痛或是貧血等「危險徵兆」時,可能同時合併腫瘤或腸炎,須立即就醫檢查。而腸道蠕動的不協調、內臟神經的過度敏感、腸道黏膜發炎或是屏障出了問題、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大腦與腸道間的交互影響,都可能是造成腸躁症的原因,這些可透過適當運動、記錄腸躁症發作日期,發作頻率,來掌握病症及改善,但醫師也提醒腸躁症無法根治只能控制狀況。

而坊間流傳吃益生菌可改善腸道狀況及腸躁症,藍鴻杰醫師說,目前並無明確數據證實益生菌有治療效果,頂多只有輔助功能;且若須服用膳食纖維、止瀉劑等,建議先跟醫師諮詢後再使用。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多數人的觀念裡,總是以為出現口乾舌燥,就表示火氣太大;出現眼睛乾澀,則表示3C產品過度使用所致,但其實並不然,這種生活上常見的小問題,也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在作祟。 免疫系統攻擊腺體 各部位乾燥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黃光永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久咳不癒當心非感冒,而是胃食道逆流惹禍!一名52歲的王先生,近半年來持續性地咳嗽,尤其夜間咳得更厲害,嚴重影響睡眠,到處求診苦無果。因咳嗽偶爾伴隨鳴喘的聲音,許多醫師認為是屬於氣喘,且在氣喘藥物治療下,症狀無改善,反而愈發厲害。經友人介紹,到苗栗醫院就診,診斷患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提到男人的壯陽藥,民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威而鋼,時隔17年,女性壯陽藥也跟著問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日前核准一種刺激女性性慾的藥物Addyi上市申請,這款粉色小藥丸又有「女性威而鋼」之稱,最快10月中在美國上架銷售,女權團體肯定終結性別偏見,然也有反對者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強強2歲半了,還未曾開口說話,只會用手,指出想要的東西,大人無法意會時,便大聲哭鬧,同時也無法理解簡單的指令,如「去拿球球」,或「拿去給爸爸」。而家長卻也不太在意,總認為長大一點就好了。台南市衛生局呼籲,請家長們千萬別輕忽寶寶的聽語問題。 聽力缺損 儀器檢測可早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