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 從「齒」開始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 從「齒」開始就對了

對於無法獨立做好個人衛生的病友,口腔不健康就可能「病從口入」,嚴重更會影響到全身健康,因此從「齒」開始做好臥床者的口腔照護才能有效抵禦疾病。預防勝於治療,有研究指出,給予病友正確口腔清潔就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會。

清醒時有50%以上活動限制患者可申請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主任許修銘醫師表示,讓病友有一口好牙避免病從口入,才能增進生活品質。繼民國105年到宅牙醫服務之後,成大醫院也從今(106)年5月起,開始提供居家護理個案到宅牙醫服務。針對清醒時50%以上活動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的患者,若有牙科醫療需求,可向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申請。

儘量採坐姿 無法久坐就將床升起30度角

許修銘醫師提醒照護者,至於日常照護上,為避免因口水聚積在喉嚨而引起病友嗆咳,應儘量讓病友採坐姿;若病友無法久坐,則需將床背升起至少呈30度角,並讓病友側臥。而照護者在餐後及睡前使用牙刷、牙線與牙間刷清潔完牙齒之後,可再用口腔海綿棒依序沾漱口水與口腔保濕凝膠,清潔病友口腔黏膜及舌頭等軟組織。

許修銘醫師表示,每天至少1次使用手電筒檢查病人口腔狀況,如有牙齒動搖、潰瘍、牙齦出血或腫脹等異常狀況,就應尋求醫護人員進一步檢查,甚至到宅牙醫服務。要注意的是,臥床者不論是否經口進食,都要做好居家口腔照護,以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也能因而減少病友及家屬外出就醫的不便。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有些人的皮膚總會莫名其妙搔癢,癢就撓,但一撓就更癢。臺中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林志明提醒,皮膚癢不一定是皮膚病,也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如果慢性肝病病人,發生全身性搔癢,一定要特別警覺。一名73老先生突然不明原因全身搔癢,抓癢抓到四肢流血結痂...

閱讀詳情 »

百憂解是一個指標性的藥物,對於控制憂鬱、焦慮、社交恐懼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百憂解在台40年,將在今年4月1日退出台灣,對於許多習慣此藥的患者有相當大的影響。 失去百憂解後,患者還能依靠什麼?   【憂鬱症也跟氘有關】 環境因素顯著影響疾病的流行,包括憂鬱症等神經精神疾病。 水中氘的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