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在「推特」 心血管話題、人工智慧運用很夯

在「推特」 心血管話題 人工智慧運用很夯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賴(Line)、臉書(Facebook)。在美國,則是推特(Twitter)較盛行。美國研究團隊分析推特用戶的推文內容,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發表、轉推心血管疾病相關推文。

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討論心血管議題

在這篇《美國醫學協會雜誌》所刊登的論文中,研究團隊選擇「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心衰竭」與「心臟驟停」等5個關鍵詞,以此探勘推特用戶發文內容,蒐集5年半資訊發現,共有550,338推文含上述關鍵字。其中以「心肌梗塞」最熱門,出現次數達269,907次,最容易轉發的關鍵字則是「心臟驟停」,有趣的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使用到這些關鍵字。

名人死亡後 推文數暴增

研究也發現,某些事件後,討論心臟病的相關推文數會暴增。常見的是世界糖尿病日、某媒體刊登重要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之後,或是名人死亡事件後幾分鐘到數小時內,推文轉推量便會大幅增加。

研究人員分析推文內容,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或是使用者對疾病有所警覺、他人告知疾病嚴重性,以及治療過程、結果等。其他推文內容還包括心血管疾病預防、預後及症狀。其中又以談論危險因子居多,例如「高血壓常見於體重過重的孩子」、「缺鐵會增加58%的慢性心衰竭風險」等,都是熱門推文。

健康機器人 透過推特做初篩

不過,推文中,一些健康、醫療相關資訊不見得正確,不少甚至是錯誤訊息。醫界、公衛界也不斷思考,希望運用社群媒體,傳播較正確的醫療、健康知識。美國微軟公司更推出社交媒體形式健康機器人(Microsoft Health Bot),期待提供如下推文對話,幫助醫護人員進行初步篩檢。

病患推文:頭痛

機器人推文:如果疼痛評分1至10分,最嚴重是10分,請問您現在疼痛約幾分?

病患推文:7分

機器人推文:根據您在本診所的病歷紀錄,你曾有偏頭痛診斷,請問這次有沒有上次嚴重?

病患推文:更痛

機器人推文:您的主治大夫下午剛好有門診,要不要幫你掛號?

病患推文:要

機器人推文:請大約兩點半到診所

病患推文:謝謝

機器人推文:不客氣

人工智慧 應用潛力廣泛

這類參考個人病歷資料所建立的簡單型人工智慧社群媒體可以客製化推播內文,又可節省人力。未來若將這類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慢性病患管理、預防保健推廣等,或許可以幫助提升照護品質。

肆、延伸閱讀

1. Sinnenberg, L., DiSilvestro, C.L., Mancheno, C., et al. Twitter as a Potential Data Sour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JAMA. 2016;1(9):1032-1036.

2. Gouda, P., Das, D., Clark, A., et al. The Impact and Implications of Twitter for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J Card Fail. 2017. in Press.

3 https://www.healthvault.com/en-us/health-bot/

4.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wikihow.com 下同 避孕藥是人們慣用的一種避孕方式,很多人認為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孕,還不影響雙方的激情,那麼大家知道避孕藥物其實對女孩子也是有些副作用的嗎?接下來的文章就來為大家介紹避孕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避孕藥的危害一、白帶增多  多由長...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搜狐健康) 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具有特殊風味,是適宜盛夏的蔬菜和水果,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   一、番茄的功效 1、防止血管老化:由於番茄中維生素A、維生素C的比例合適,所以常吃可增強小血管功能,預防血管老化。番茄中的類黃酮,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讓老人家多回想當年,可以紓緩負面情緒及提升自信!根據研究指出,團體懷舊可緩解憂鬱症狀,提升老年憂鬱患者的自信與生活滿意度。另一澳洲研究結果發現,預測死亡的關鍵因素並非健康,而是取決於參與團體的數量。參加讀書會或教會等團體可能可以增加退休後的壽命。 為長者創造有意義的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台灣,每800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位是唐氏症兒,相當於每天就有一位唐寶寶誕生。雖然每個孕婦都有可能生下唐氏症兒,但年齡越高,產出唐氏症兒的機率就越高。根據研究指出,25歲生出唐氏兒的機率為1/1350,35歲增加到1/365,到了45歲,機率高達1/25,是25歲孕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