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土撥鼠模式研發 B肝康復有望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B肝治療出現新契機!台大醫院今(3)與嬌生股份有限公司楊森藥廠簽約,將合作發展以「治癒」為目標的第三代B肝治療藥物。利用台大研究團隊研發的土撥鼠模式及小鼠模式,可望加速研究速度,預計約5年進入人體臨床實驗,10年完成上市。

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同為B型肝炎高盛行區,有80%以上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由B肝病毒所引起,台灣雖在1984年進行疫苗接種至今,帶原人數已大幅下降60萬人,但仍高達235萬名B肝帶原者。

台大醫學院內科講座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定信教授表示,B肝治療目前面臨最大的瓶頸,就是僅能抑制病毒,卻無法治癒;患者需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控制率雖達90%以上,但治癒率卻不到5%。

新一代藥物開發,以「將肝臟中病毒DNA去除以達治癒」為目標,並運用台大獨步的「土撥鼠模式」進行動物實驗。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說明,由於B肝病毒不能感染小鼠,過去B肝研究必須在黑猩猩或病患身上直接進行;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1998年引進50隻北美洲土撥鼠,做為人類B型肝炎病毒研究的動物模式。

負責照顧與研究這群土撥鼠的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技正林琇玲表示,土撥鼠感染肝炎病毒後,病程與人類相似,短時間內會造成急性肝炎,甚至終身帶原並產生肝癌;同樣的病程,在人類身上需經20-30年時間,造成研究時間的浪費,土撥鼠則只需2-3年,大幅縮短研究時間。目前全台只有台大醫院擁有土撥鼠動物實驗模式,這群土撥鼠也將成為未來B肝治療研究的重要關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多發生在40至60歲年齡層,且女性又高於男性,通常會出現關節囊沾黏等現象,且進而造成肩關節活動度受侷限,症狀出現的時間不定,有時候恐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臨床上,曾有患者出現頻繁的肩部疼痛的現象,但不以為意,才導致症狀加劇;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實在親不下去!一名女大學生至牙科診間就醫,抱怨男友年嫌她嘴巴太臭,味道很重,不想跟她有親密行為。牙科醫師檢查發現,女大學生口中牙齒幾乎都長出厚厚一層牙結石,外觀就像小小鐘乳石,已經罹患了牙周病,當然會出現異味。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首席副秘書長、牙醫師溫斯勇表示,該名女大學生...

閱讀詳情 »

你選擇了一位的伴侶,打算與他長相廝守共度一生,這也會深深影響你未來的健康水平。的確,大量研究報導表示,一份長久的親密關係,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健康,也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而朝夕相處的愛侶,對你影響之深遠勝於父母、朋友、醫生、保健專家,或者任何一份健康媒體。 生活習慣上我們也會物以類聚 大量研究顯示,...

閱讀詳情 »

試穿鞋子的常識小祕訣 試穿鞋子時,兩隻鞋子都要把鞋帶綁好。 鞋子穿起來應該要很舒服,雙腳的任何部位都不應該有不適。 用手摸摸鞋面內部的縫合處,是否有任何粗糙的地方。 鞋內要預留空間,因為雙腳需呼吸,也會腫脹。 腳趾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所以鞋頭的高度和長度不可以太短,最突出的趾尖到鞋子前端內部的距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