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癌症臨床研討會 抗癌研究再突破

國際癌症臨床研討會 抗癌研究再突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5年第七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研討會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彭汪嘉康院士、台中澄清醫院張金堅院長、台北市萬芳醫院賴基銘副院長、香港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創院院長李函宓醫師、澳門血液腫瘤醫學會會長(澳門仁伯爵醫院血液腫瘤科)陳迺志醫師及泰國Holistic Anti-Aging Institute Dr. Orawan醫師等國際癌症專家蒞臨指導。會中亦邀集國內外著名學者及中、西各界醫師,共同發表近期「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於癌症實驗及人體臨床輔助治療成果報告。

2013及2014年「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癌症輔助研究成果,已分別刊載於國際知名癌症期刊Carcinogenesis及Oncotarget;此次研討會,學者專家則是發表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及轉移、降低癌幹細胞復發率、減少化放療副作用,甚至極具預防癌症之潛力。「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目前也已於教學醫院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褐藻醣膠小分子化,提高抑癌效用

李函宓醫師在本次會中以負責診治之香港腎臟癌患者為例,闡述此癌症末期患者,癌細胞擴散至腦、胃、肺,後續於治療上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察」輔助,因而大幅改善患者症狀,並存活至今。

抑制癌幹細胞復發,對罹癌癒後具重大意義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轉譯研究室顏明德博士,則是發表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肝癌細胞生長,以及轉移之機轉和途徑;他並指出,此研究成果未來可運用於癌症臨床輔助治療上,減少癌症患者治療後之再復發。這對於罹患癌症病人預後的防護,具有重大意義。

啟動抑癌基因表達,可朝抗癌藥物效應發展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博士指出,一般癌細胞有抑制基因P53,具有抑制癌細胞轉移。因此如何活化正常P53基因,是目前許多抗癌藥物發展方向。從目前大腸癌細胞實驗中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以增強P53功能及活性,並強化P53對於癌細胞突變基因修護能力,未來可將「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朝協助抗癌藥物效應方向發展。

整合中醫癌症治療,臨床輔助成果卓著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林建雄醫師則是報告將「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應用於中醫臨床癌症輔助治療,結果發現,合併中醫療程、針灸及「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降低癌症患者復發及轉移,並降低治療後產生之副作用,如:食慾降低、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進而提升癌症患者生活品質及存活率。

已放棄之癌末病人,意外存活至今

光田醫院內科部主任柯萬盛醫師則是發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輔助治療肝癌復發病人,結果發現,可誘導肝癌細胞進入細胞凋亡期,使得肝癌末期放棄治療的患者腫瘤體積顯著縮小,肝功能相關指數明顯回復。他並表示,未來也將持續讓更多癌症患者使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進行輔助,觀察更多臨床生理現象。

索取本研討會相關資料請洽「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02-2698-0770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08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鄭伯伯,從22歲時染上菸癮,每天都抽半包菸,菸齡長達近40年,雖然曾經想戒菸,但都以失敗收場,直到16年前,他突然走路喘不過氣,時常咳嗽咳到呼吸困難,才決定戒菸,易喘的情形也逐漸改善;但戒菸後,體重逐漸上升,氣喘的情況又復發,以為是胖了容易喘,但健康檢查竟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身受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所苦的嘉嘉(化名),結婚三年以來,一直努力想要懷孕,卻遲遲沒有下文;她直到今年,才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世代生殖醫學中心,經過一連串量身打造的個人化療程,終於在十月初,經由腹部超音波掃描,嘉嘉看到了小小的身軀及不斷揮舞的手腳,一個新生命的育成...

閱讀詳情 »

英國婦人Joanna Cartwright平常就有在使用衛生棉條的習慣,然而,這次使用衛生棉條竟然讓他差點喪命! 當時這名婦人竟然出現全身癱瘓,內臟衰竭的症狀,身上幾乎8成的皮膚以及指甲都脫落,雖然最後她逃過鬼門關,卻也喪失記憶。 根據醫生診斷,這名婦人是罹患了「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併發腦膜炎,Car...

閱讀詳情 »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忙著上班,忙著上學,忙著賺錢,忙著休閒,在忙碌中。「一次性用品」越來越受到青睞,甚至在機關食堂,也有許多人使用「一次性碗筷」,用完就扔,連洗碗的時間都省下了。不僅有碗筷,還有「一次性飲料杯」、「一次性內衣」、「一次性相機」,一次性用品的隊列越來越長。 越來越多的「一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