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示意圖-來源 

人在江湖走,哪能離了酒?現在不管是親友聚會,還是商業應酬,都離不開酒。不少朋友還經常是“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喝高了……”然後成了貪杯“爛酒的人。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貪杯“爛酒的具體表現

 

 

貪杯“爛酒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大家可以對號入座。

 

 

1
不知不覺就醉了。

 

 

以前是知道自己能喝多少,還能喝多少,知道控制和把握。現在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在哪個節點醉。

 

四十歲以後不知不覺就醉了,原因應該是自己還按照以前的酒量來喝,實則已經今非昔比。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2
醉了之後會斷片。

 

 

四十歲以前喝醉了,總感覺自己心裡是清醒的,事後能回憶起醉酒的各種細節。

 

而在四十歲以後,是酒醒了之後發現失憶了,至少是醉酒之後的某一個片段斷掉了。

 

 

3
醉了之後很痛苦。

 

 

四十歲以前是喝醉了吐完還能喝,而四十歲以後的情況是,喝醉了覺得很痛苦很難受。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4
醉一場病一場,醉後恢復慢。

 

 

在四十歲以前,今天醉了,明天早晨可以繼續喝。而四十歲以後,醉一次,感覺跟生了一場大病似的,恢復得特別慢。

 

 

5
以前醉了不服,現在醉過後悔。

 

 

在四十歲以前,醉了會不服。事後總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解,比如是喝了幾種酒,喝混了;比如是說因為對方耍賴,使了手段。總之,就是不服。

 

而在四十歲以後再這樣,就服了,就後悔了!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你為什麼要貪杯“爛

 

 

其實,真正貪杯“爛酒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是“不得不喝醉”的,這主要是受迫於中國的勸酒文化。

 

在中國,勸酒文化絶不僅僅只是個禮儀性的東西,而是有非常明確的實際功能的。這種實際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服從性測試,二是誠意測試。

 

 

服從性測試
“不喝醉”就是“不服從”

 

 

勸酒的人會通過勸你喝酒,來判斷你對他的服從程度。

 

有些勸酒的人會說:"你不喝可不夠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有些勸酒的人會說,"這杯乾了,這個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你會覺得這種勸酒的方式很荒謬,但是,對這種顯而易見的荒謬依然表示服從,才是服從性測試的核心意義。

 

正是出於一種不得不服從的原因,很多人在酒桌上不得不喝,一不留神,就喝高了,喝醉了,於是成了"貪杯‘爛’酒"的人。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誠意測試
“不喝醉”就是“沒誠意”

 

 

勸酒的人讓你喝酒,是想讓你表現出誠意,而你要表現出這種誠意,醉酒就是代價。

 

如果一頓酒席散盡,你仍然表達清晰,步履穩健,會被認為"今天沒喝到位",言外之意就是你沒有在我面前出醜。

 

你要喝得直到瘋言胡語了,脫了上衣跳舞,吐完躺倒,而期間觀眾越多越好,洋相越大越好;只有這樣,勸你喝酒的人才會滿意,他們才會認為你足夠誠意。

 

正是因為在酒桌上,很多人被迫要表現出誠意,不得不喝酒,以醉酒為代價,於是成了"貪杯‘爛’酒"的人。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四十歲以後你要換種喝法

 

 

常言道:小酒怡情,大酒傷身。酒喝多了對健康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比如傷肝傷胃,還增加患癌症風險。自己身體變差了,生病了,家人也跟着受累。所以喝酒的人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為了家人的快樂,都要少喝酒。

 

讓大家少喝,不是說不能喝酒。但是對於四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得有風範,別跟三十幾歲甚至年紀更小的人拼了。四十歲以後,要是再想喝酒,建議用下面這種喝法:

 

 

1
儘量不在外面喝酒。

 

 

你要喜歡喝,就自己在家裡喝。對於男人來說,好像在家裡自己喝沒什麼意思,但是,喝酒不是為了有意思才喝的。再說了,男人四十歲以後也沒那麼無聊,非要到喝酒解悶的地步。

 

 

2
要在外面喝也儘量只喝紅酒。

 

 

在外喝酒時,白酒、洋酒等烈性酒就儘量不要喝了,喝得渾身酒氣,太臭!

 

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四十歲後,就別再貪杯了!(值得發給所有人看!)

 

 

3
只跟熟悉的好朋友喝酒。

 

 

四十歲以後要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去碰一杯的,幹嘛非要見什麼人都喝呢?真正的好朋友,不會勸你喝醉的。

 

 

4
不拼酒、不“爛酒。

 

 

不是服老,是身體真的沒有以前那麼能抗酒了。再說了,四十歲以後服自己的身體和年齡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這是成熟,是有自知之明,是智慧。相反,醉了出洋相才丟人。

 

如果你的年紀也到了四十歲以後,相信你遲早會有一天有這樣的感覺。咱們共勉!走一個!

 

 

40歲以後的人應該明白,健康是自己的,不要再被一些不相干的人“綁架”喝酒了。轉發此文,讓朋友們都知道,以後咱們要喝得開心,更要喝得健康!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啊,我最近睡不好!」眼前的婦人年約50出頭,一進診間,甫坐下便急切地拋出這樣的困擾,似乎想用最短的時間訴說著1個多月來經歷的一切,再用最快的速度離開醫院。疫情下的精神科診間,來訪的常是無法返鄉見家人卻慶幸減少家庭衝突的遊子、困擾需長時間在家相處的夫妻,或保持距離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空氣污染除了PM2.5以外,沒想到就連孩童時常使用的「文具」,竟也含有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長期吸入下來,輕則引發過敏,重則導致癌變,或生殖細胞病變,根據「2021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顯示,常見的白膠TVOC溢散超過室內空氣品質準標64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BNT疫苗打國高中生,暈針新聞不斷。女生,年紀越輕,越容易暈針,甚至注射安慰劑生理食鹽水,也會產生暈針現象。暈針是通俗說法,醫學上稱之為「針頭恐懼症。」正式診斷為「特定性恐懼症──害怕注射和輸液」(DSM-5 系統),ICD10編碼是F40.231,所以健保會給付。暈針是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面對智慧科技當道的年代,3C用品已成為許多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加上疫情爆發後,線上學習成為趨勢,更拉長孩子使用3C用品時間;眼科院長李尹暘醫師分析,隨著升學競爭壓力,閱讀量增加,加上部分家長若將3C作為保母使用,都可能讓孩子用眼過度,目前小六生的近視比率已達七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