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捐協會20週年 紀錄「生命的味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器捐不是死亡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再起!根據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的統計,目前全台已有近62萬人簽署器捐同意卡。然而,受到宗教與傳統文化的影響,台灣器捐宣導之路,走得很崎嶇。為了打破迷思、讓大家更了解器捐的意義,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特地在20週年拍攝公益紀錄片《生命的味道》,並將在12月12日於亞東紀念醫院首映。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龍藉泉醫師表示,從100年政府修正《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後,就明確規範有器捐意願的民眾,需在健保IC卡標註器捐意願,且已「具法律效力」;截至今年7月底止,已有15萬人願意簽署並註記器捐意願於IC卡上。

然而,自民國76年至今,雖已有3千多位成功捐贈者,但目前全台卻仍有8千4百多名病患仍在等待器官捐贈。因此,協會特地在成立20週年時拍攝《生命的味道》公益紀錄片,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民眾一起加入器官捐贈的行列。

拍攝紀錄片的導演陳永旭醫師則分享道,自己在北醫醫學系教書多年,希望能透過對器官捐贈的感動,見證台灣20年來所推動的器官捐贈及病友口述的醫病生命史;也期望能透過記錄片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更認識器捐,了解器捐對受贈者的意義。

器官捐贈協會20週年公益紀錄片《生命的味道》將於12月12日在亞東紀念醫院首映,並會陸續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嘉義長庚醫院、雙和醫院、新光醫院、臺東大學、振興醫院及台北榮總等地播映。另外,現場也會邀請醫師及專家學者進行器捐教育座談,不需索票、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聆聽捐贈者感人的生命故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2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懷孕要怎麼吃,才能補足媽媽孕氣也能照顧到胎兒健康呢?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孕婦可依照不同孕期,攝取不同的營養,包括懷孕初期、懷孕中期、懷孕中後期以及後期。通常懷孕1至3個月時,屬於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關鍵時期;鄭欣宜說,因此這時就可多攝取像是深綠色蔬菜、小麥胚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颱風動態: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7號颱風中心已於今(13)日8時左右在新竹附近出海,過去3小時受地形影響,強度持續減弱,目前中心在新竹西南西方近海,向西北移動,暴風圈仍籠罩臺灣各地及澎湖、馬祖、金門地區,各地風雨持續中。預計此颱風中心強度仍有減弱的趨勢。(圖文/取自中央氣象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學童近視比率高,光國小六年級學童就有6成5近視率,到了高中三年級達85%,其中約有15%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視。眼科醫師提醒,高度近視併發症多,如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嚴重恐導致失明,家長應從小注意孩子的視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1名63歲男性,服用感冒藥後,竟出現尿不出來等困擾,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罹患攝護腺腫大及膀胱結石併急性尿瀦留等病症,經由治療後,已順利改善。收治該名男子的彰濱秀傳泌尿外科體外震波碎石中心主任林育慶指出,患者因長期有頻尿、夜尿等困擾,但自認問題不大,直到病症加劇後,才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