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女將謝淑薇宣布從台灣網壇退休,不再接受國家隊的徵召。其父親謝子龍則支持此決定,並表示「(謝淑薇)不再需要為了國手身份每次都需要為了制度而生氣,以後只要做自己,何等輕鬆自在」──究竟,對球員來說,靠行或單飛,利弊如何評估,透過首位捧起大滿貫冠軍獎杯的亞洲球員李娜單飛心路歷程,一起來了解!
(圖片來源:左:維基百科;右:https://pixabay.com/)
二○○八年九月奧運會過後,中國網協宣佈我、鄭潔、彭帥、晏紫四位球員可以選擇單飛。這個消息是我期盼已久的,「改制」在中國網球運動史上是個劃時代的措施。我不知道孫主任用什麼方法說服體育總局讓網球可以改革,我們可以單飛。一聽到這個消息,我簡直欣喜若狂,立刻就去簽協議。這份協議規定,從二○○九年開始,運動員個人可以享有如下政策:教練自主、獎金自主、參賽自主,收入歸運動員及其團隊所有,須將商業開發收益的八%和比賽獎金的十二%上繳國家。協議還規定,當運動員自身的參賽、訓練計畫和奧運會、聯邦盃等比賽發生衝突時,需要服從網球協會安排,並且肩負為所屬省區市參加全運會等比賽責任。
對這些條款,我全盤接受。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訓練和生活,將我們真正送上職業化的舞台。說得誇張一點,這就是中國網球史上的「包產到戶」。此前,我們一直吃「大鍋飯」,大鍋飯可以引導新人成長,可以保證年輕人得到更多的訓練機會,但是要幫助那些比較成熟的隊員進入到更高等級的領域,「大鍋飯」的體制就顯得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情況下,靈活的商業機制就顯出了優越性,「國營」體制做不到或者不屑去做的事情,「私營」模式可以良好地解決。
我特別感謝孫晉芳主任,我知道她一定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才讓網球中心底下的女子網球隊有這麼大的突破性改革。
當時剛提出改革方案時,體育總局方面的阻力很大。孫晉芳主任解釋說,網球是一個很特殊的項目。總局方面的回應是:「哪兒特殊?如果是個人項目的話,乒乓球、羽毛球都是個人項目。」
其實,運動本身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網球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一個已經高度職業化的全球主流運動,是小球中的大球,所以就有改革的可能性。當時我們國家網球隊的成績也不像現在這麼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表示:「改革是錯誤的。」如果不是孫主任力排眾議堅持體制改革的話,我們這一輩運動員可能最終也就和前輩一樣無聲無息地沉寂了。
直到二○一一年拿到法網冠軍後,這個一直存在爭議的「改革」才得到更多的支持。
我一直都希望能透過單飛的形式得到更專業的訓練。早在二○○四年我復出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想法。剛復出的時候成績很好,國家隊想要我二○○五年歸隊,但當時我還在華中科技大學念書,就向隊裡提出可不可以自己做,不進國家隊,因為這樣我還可以繼續上學讀書。當時我說的「自己做」,其實也只是把編制留在湖北省隊,並不等同於後來的「單飛」,只是不想去國家隊那麼麻煩。
這個要求沒有得到批准,鑒於當時國家體制,留在哪裡,不是個人可以輕易說的算,最後我還是進入國家隊。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說實話,我的性格太直了,一些場面上的事情,我不會做,也不善於做,因此顯得不合群,也讓主管很難受,所以在國家隊,我不算是很受喜歡的球員,至少自己感覺是這樣。他們可能會想,羊群裡怎麼忽然就跑出一隻駱駝來了?當然不會有人公開這麼說,但那種微妙的距離感無所不在,沒有賽事的時候,我基本上沒什麼存在感,人家看我的眼神像是在看一扇玻璃門,穿過我的身體直達遠方。當某項重大賽事到來之時,我忽然又炙手可熱了。大家排著隊親切關懷,讓我躲到沒地方躲,藏到沒地方藏—躲到球場打球也不行,人家照樣能找到妳。
這種事次數多了,自己慢慢會領悟。時間長了,我也習慣,也麻木了。但長期這麼相處下去,其實挺沒意思,我也難受,主管也難受。還是單飛吧,單飛就是雙贏,大家都痛快。
其實我跟國家隊的關係也不算緊張,我們並沒有多大的矛盾,某種層次上,我們其實還是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但是有些事情在某些時候沒有得到及時的溝通,以訛傳訛,已經離最初的原意有一些偏差了。等到隊裡的指示再一層一層回覆回來,最後到我這裡,也偏離了本意,變得面目全非。有時覺得匪夷所思,我只好去當面申訴,弄得隊裡也很吃驚:我聽說的怎麼不是這樣呢?
姜山告訴我,有些氣要受,有些事得忍。
可是有些事我忍不了,你讓我吃苦可以,受累可以,但是不能哄我、騙我。如果哄我、騙我,我索性就把一些確定不了的真假消息直接不管了。
我也不太願意去解釋。我覺得,你如果認為這是杯子,我再怎麼告訴你這是碗,你也不會相信,因為你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好吧,你說杯子,那就是杯子。
現在自己為自己作主,承擔自己的風險,打自己的成績,我覺得自己雖然比以前累了,但精神上比以前輕鬆了。現在挺好的,最起碼不會為一些原本不該屬於體育範疇之內的事分心。
二○○四年到二○○八年,正好是一段奧運週期。二○○八年奧運會開始的時候,我被傷病困擾了很久,成績不見起色,漸漸萌生去意,便和國家隊的相關人員談談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自己自主參賽,去做真正的職業球員的話,就退出算了,這樣我還可以繼續未完成的學業;如果可以自己打,我就繼續打下去。二○○八年我已經二十六歲,作為一個職業選手,這個年齡就差不多了,而這種環境、這樣的方式我也待夠了。我想體會一下真正的職業網球是什麼樣子—像國外同行那樣自己請教練,自己有選擇參加比賽的自由,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技術水準搭配自己的團隊,能讓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才是職業網球。
打了十幾年網球,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真正的職業網球,這是我當時人生中最大的遺憾。那時沒想到自己能拿大滿貫冠軍,就像隔著窗戶紙往外看,只知道外面有星星、月亮,具體的樣子卻是霧裡看花,無從捉摸。等到簽了單飛的協議,我感到自己有個全新的開始,從此,我可以去試著融入職業網球的圈子了。
單飛,意味著運動員有更多的自主權,可以自己挑選適合的比賽參加、掙獎金、請教練、安排訓練。同時,單飛也意味著壓力增加,如果成績不好,獎金少,就無法請到好教練,訓練水準就不會提高,最終會被淘汰。它不僅意味著轉機,更意味著挑戰和壓力。我和姜山還開玩笑,讓他做最壞的打算,弄不好,我可會把我倆原來的積蓄全部用完,一無所有呢!他說,那我們就從零開始,再來一次。
這當然是玩笑話,我已經二十六歲,「從頭再來」這種話只能說說而已。
儘管如此,我還是非常堅定地準備走上這條職業化的道路。真正的職業網球是球員自行組成團隊,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以前我比賽,投入的是體力,現在還要投入財力。先有了財力和體力兩方面的投資,才可能有後來的回報。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當我留在國家隊的時候,所有的費用都是由國家負擔的,我只需要投入體力就好,因此那時的負擔比現在小得多。說實話,如果當時我能自主參賽,再有個小型服務團隊留在我身邊,我會更願意留在國家隊,因為這樣,個人的負擔和壓力就不會那麼大,承擔的風險也小得多。
國家培養你,對你擁有管理權,這是理所當然。我們國家的網球項目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不同於有些其他項目存在限制人數的問題,網球選手只要能夠獲得參賽資格,隊上都會讓你去國外參賽—只要不影響隊內的比賽計畫、訓練計畫就可以。在國家隊,隊員的吃、住、訓練、比賽都是統一管理。
在單飛之前,我們不需要有任何財政上的支出,當然收入比例相對也少很多,約佔賽事獎金的二十五%左右。單從經濟上而言,「單飛」意味著所有的費用都要自己出,還要將賺回來的錢上交給國家百分之十幾。一般人是不可能支撐下去的。那時我一年的獎金只有七八十萬美金,但一個團隊一年的開銷至少要七百萬人民幣,這顯然是入不敷出的。但當時的我顧不了這些,在打這麼多年網球之後,我非常渴望體驗一下真正的職業球員生活。
我已經二十六歲,對職業網球選手來說,這完全是可以隨時退出的年齡。我每一天都感到時間的緊迫,那種「時不我予」的感覺,分分秒秒浮在我的心上。單飛的隊員擁有了更多的賽事選擇權,不再隨時隨地跟國家隊比賽,也就是說,以後我可以專心衝刺四大公開賽,這也是促成我單飛的重大動力。
單飛之後,我的訓練費用、機票、團隊開支都是我自己負擔,除此之外,我仍然按固定比例向國家繳納收入。這是我心甘情願去做的,我希望我們國家的網球事業越辦越好,希望有更多年輕、有潛力的新人能夠走向國際,能讓大家知道東方人也可以擁有一流的技術與水準。我覺得在為國家付出這件事上,付諸行動比喊喊口號更有意義。
單飛後,我遇到非常大的問題就是簽證。因為網球球員每年要全球飛來飛去地比賽,去到任何一個國家都要簽證,按照正常的簽證週期根本來不及,還好有國家網球管理中心非常積極地幫我們解決簽證的問題。
單飛後,我發現語言關卡是我面臨的另一個考驗。我身邊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外國人,教練、體能教練是外國人,在國外面對的記者也大多是外國人,他們都講英語,我不會英語就沒辦法跟他們交流。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的英語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很多網友關心我的英語是怎麼學的,其實我是環境逼的。如果問我學英語最重要的是什麼,我一定會說要「臉皮厚」,要敢說,要敢於嘗試。你不要擔心你的語法、時態、發音什麼的對不對,即使不對,老外也聽得懂。你也不要擔心老外會嘲笑你。如果有老外跟你說中文,你是不是也會對人家有點敬佩,不會笑他「怪腔怪調」呢?同理,大部分的老外還是很友好的,他們見你說英語,不僅不會嘲笑你,還會教你說。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張開嘴,敢於嘗試。我的英語也不是很好,但是跟老外溝通、交流都沒問題,對於我來說,這就夠了。
本文摘自上奇時代《最好的時間說再見:李娜自傳》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