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單車族受傷率飆增 謹記3點遠離瘀青

單車族受傷率飆增 謹記3點遠離瘀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夏日將至,愛美的民眾紛紛投入運動行列,最主要的目的除了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外,更希望能保有完美體態,且根據體委會資料顯示,現在戶外活動是最多選擇的運動類型,其中又以單車和路跑最為盛行,特別是夏日夜騎。但是,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運輸安全網站資料系統中發現,從92年~100年間,因事故受傷的單車族人數已增加至200%。

單車事故多 急性運動傷害易瘀青

長庚醫院皮膚科黃耀立醫師表示,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運輸安全網站資料系統的資料顯示,單車事故中受傷患者最多為多數傷口,腿部、頭部、手部都是經常受傷的部位。

這些急性運動傷害,通常會伴隨瘀青產生,運動瘀青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外力接觸或意外事故造成,當碰撞或意外事故發生時,最容易發生瘀青的部位則以身體常反應的支撐點為主,因此5大單車族最常見的瘀青處為肩膀、手肘、膝蓋、腿部、腳踝,通常在碰撞或意外發生時,最先接觸撞擊點,因微血管在碰撞下破裂或皮下出血,血小板產生作用而凝結成血塊,血塊因血鐵氧化而產生顏色的轉變形成瘀青。

瘀青輕忽恐造成色素沉澱 

黃耀立醫師表示,通常運動造成的擦傷或挫傷,夾帶開放性傷口,治療上更加困難,患者不但需處理外傷,皮下的瘀血腫脹也要透過冰敷和瘀青藥加以消除,才能加速復原時間。

此外,多數人都覺得運動中造成瘀青無關緊要,但若不治療可能造成腫脹不適或色素沉澱,根據研究顯示,在瘀青的狀況下,使用瘀青藥兩週內可改善腫脹狀況達1.8倍,同時也可大幅改善灼熱感1.6倍和皮下出血的1.4倍的狀況。因此,提醒各位愛美的民眾,若是身上出現瘀青又無開放式傷口的話,建議塗抹容易吸收、療效溫和的瘀青藥,幫助瘀血散去,避免色素沉澱產生。

謹記冰藥熱處理方式 避免瘀青影響外觀

黃耀立醫師提醒各位認為瘀青不重要的民眾們,若想在夏日保有好體態的話,應多避免運動傷害,除了事前的安全措施要做好,若意外在運動中有瘀青產生,要記得「冰藥熱」的處理方式。

首先前72小時應採取冰敷,輕微加壓15~20分鐘,一天約四次即可,最主要是止住微血管收縮,接著在使用藥物,但在藥物選擇上瘀青藥多以抗凝血劑為主要成份,建議在表面傷口癒合後,且確認皮下微血管已無出血的情況下即可使用,當72小時過後就可以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瘀青,如此一來,才能在瘀青發生時,不慌不忙的處理它,以避免破美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 壓力大,作息常不規律,容易使免疫力下降而帶來疾病,如「顏面神經麻痺」。患者通常於一覺醒來時察覺到臉部單側感覺麻木、動作僵硬與表情怪異,同時也發現抬頭紋與法令紋消失,且出現眼睛閉合不全、口齒不清與嘴角下垂等情形。  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總是長不高,身材特別矮小,可能是基因遺傳在作怪!台中一名三歲的黃姓男童,身高明顯矮人一大截,直到媽媽驚覺不對勁,帶兒子前往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較為罕見的基因缺失,導致媽媽的身高也僅有一百五十公分。  男童罹「肢中部畸形身材矮小症」 身高注定矮人一截 男童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打破傳統醫療照護的疆界,讓安寧病房也能延伸至病人居家,讓他們在家中度過人生最後階段的心願!自2013年起,花蓮慈濟醫院透過遠距醫療的概念,結合多元的創新應用科技,運用居家訪視與雲端監控,即時了解病人在家時的血壓、心跳、血中氧氣、血糖等生理變化,且醫護團隊與病人及家...

閱讀詳情 »

天氣越來越炎熱,腸病毒疫情也逐漸升溫,並且進入流行高峰期。不只是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極力呼籲,腸病毒的傳染力十分驚人,在人潮擁擠、互動頻繁的場合,最容易傳播感染。面對腸病毒疫情,我們除了加強洗手之外,還有任何預防方法嗎? 對於來勢洶洶的腸病毒疫情,疾病署提醒大家,最重要的就是加強自身跟嬰幼兒的衛生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