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吳淡如老花誤認白內障 醫:症狀易混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知名作家兼主持人吳淡如,近兩年來發現讀大字報或腳本時越來越吃力,看近物常覺得模糊,甚至引發頭痛,尤其氣候乾燥或光線昏暗情況下,視力下降更嚴重,讓她一度以為自己罹患白內障,經由就診檢查,沒想到是老花眼作祟,她經由1年調適才接受自己有老花的事實,並接受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目前視力已回復正常。

吳淡如乍聽到這個消息,很不想承認自己已到了老花的年齡,而老花眼問題也常讓她感到焦慮又煩躁;被驗出老花及近視150度,以及散光100度的她,得知老花也可以雷射處理後,就立即決定接受雷射手術解決老花,並同時消除近視與散光,目前視力正常,在夜間開車時視線也更加清楚。

收治吳淡如的開業醫眼科診所院長林丕容醫師說明,老花雖可能進一步產生白內障,但兩者成因與治療方式有所不同;白內障因水晶體混濁導致,症狀包括視力霧茫、畏光、眩光、色彩失去鮮明度等,其中初期視力模糊的症狀與老花眼看近物產生的視線模糊,常被民眾混淆誤認;兩者症狀最大差別在於,老花眼是看近物時不清楚,白內障則看遠看近都模糊,並有上述其他症狀。

「老花」一詞常對民眾造成負面觀感,據門診經驗,6成以上的人像吳淡如一樣,不願意承認自己有老花,更高達約8成民眾在提及老花時感到焦慮。

還沒髮蒼蒼,就先視茫茫,主要是隨著3C產品風行,老花年齡層也有下降趨勢;林丕容表示,以往開始老花的年紀約42-45歲以後,而現在35-40歲後的老花族群越來越多;同理,白內障以往好發於60-65後,近2年50-55歲患者逐漸增加,推估都是長期接受3C產品的高能量藍光造成。

治療方面,林丕容指出,老花眼患者除了配戴眼鏡,可通過嚴謹的術前檢測後,接受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治療;白內障患者則施以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依照目前的醫療水準,兩者都可同時矯正老花、散光及近視遠視等視力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於2021年7月推出「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畫」,擬逐年培訓有志發展胎兒磁振造影的年輕放射科醫師,由專長胎兒磁振造影的臺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指導,以建立訓練制度,讓胎兒磁振造影能成為新興的專長,讓有需要Level 3 胎兒影像學診斷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自全台防疫升3級警戒以來,部分診所陸續改為線上看診,因應民眾想提升免疫力的需求,不少中藥行、中醫診所也紛紛推出防疫茶包,但有民眾天天看著新聞報導,越看越焦慮,於是每天將中藥材製成的防疫茶包當水喝,不料連日豔陽高照,竟覺得越喝越怕冷,中醫師鄭愛蓮呼籲,防疫茶雖然有提升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為什麼反覆感冒、發燒、甚至併發中耳炎?寶寶喝完奶常會吐奶、拉肚子、哭鬧?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劉喆瑩表示:這些都是新生兒免疫力、消化道發展尚未成熟時的常見狀況,母乳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少有敏感不適應狀況,是因為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免疫球蛋白…等珍貴營養,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30歲的「馬桶女孩」是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同時也是一名藥師,因病症控制而長期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惟近期COVID-19疫情升溫,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的她有機會可優先接種疫苗,然而考量本身病情不免和其他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一方面擔憂染疫;另一方面又擔心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