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含糖飲料隨手一杯 當心疾病跟著來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人喜歡隨手來杯含糖飲料,但因害怕造成身體負擔,往往改成蔗糖、冰糖熬煮或蜂蜜來取代果糖;其實,長期下來,這樣也恐會造成肥胖問題;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指出,像是蔗糖、冰糖熬煮或蜂蜜等,都仍含有果糖成分,除了盡量減少飲用,否則也可能會造成肥胖、糖尿病等風險。

果糖其實是來自玉米澱粉經酸或酵素水解後,產生的糖飴,再經由不斷的水解後,形成55%果糖及45%的葡萄糖;張麗娟說,而由甘蔗汁經澄清、蒸發及濃縮後,形成的紅糖或黑糖,則含有大量的蔗糖、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

營養師張麗娟進一步說明,像是蔗糖的成分就有一分子葡萄糖加一分子果糖所組成的,因此有一半都屬於果糖的成分,唯一來自動物來源的就是蜂蜜,但純天然蜂蜜的成分也包括糖、葡萄糖、蔗糖及水分等,若為人工飼養的蜂蜜,則可能還會添加人工糖漿等。

與其隨手一杯含糖飲料,不如養成隨時補充水分的習慣,對身體也能零負擔;張麗娟提醒,隨手一杯含糖飲料,可能就會讓各種疾病跟著來,就算忍不住要喝,也應盡量把糖份降到最低,避免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80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擅自吃止痛藥或中草藥,發現尿液異常或雙腳水腫,未馬上就醫檢查,小心埋下永久洗腎禍根!台大醫院研究發現,人體一旦發生急性腎損傷,腎臟肌纖維母細胞數量顯著增加,即便當下腎功能恢復正常,8年後確診慢性腎臟病機率竟有8成,實驗發現治療癌症去甲基化藥物,可阻止轉化慢性腎臟病過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60歲陳姓婦人因感覺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與胸悶等症狀至胃腸肝膽科就醫,醫師診斷除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狀況外,亦留意到陳婦的心跳伴隨明顯心雜音。轉介至心臟血管內科進行檢查時,果然在心臟發現腫瘤,及時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為陳婦安排微創手術、摘除腫瘤。阻礙血液循環 潛藏致死危機羅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50歲吳姓女子,因為發燒、頻尿,原認為是泌尿道感染,至診所拿藥,但兩三天過去,症狀不但沒改善,燒未退也感到倦怠,至醫院就診,檢查後確診為鏈球菌導致之感染性心內膜炎,細菌已破壞了她的心臟瓣膜,嚴重恐引發心衰竭,危及生命,故醫療團隊先以抗生素治療,再安排轉診至醫學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四十友病趙小姐,在生產完後第八天發生心臟衰竭,兩度安裝葉克膜,因心臟移植沒有配對成功,於今年6月3日改裝長效型輔助器後,幸運爭取到存活時間,等待心臟移植時可蓄養體力。機械性循環系統輔助裝置 延長存活時間心臟移植手術是心臟衰竭末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器官捐贈嚴重不足,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