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對天然蔬食 樂活養生蕭千祐 營養師

吃對天然蔬食樂活養生

國人攝取蔬果普遍不足

□□根據衛生署進行多次的營養調查發現,國人普遍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約高達八成的人,沒有攝取到足夠的蔬果。

□□國際知名的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了一篇綜合26個國家的相關研究報告,這篇報導指出,成人每天至少應攝取600克的蔬菜水果,也就是相當於5份的蔬果,才能有效對抗疾病的侵襲。美國癌症基金會甚至提出,一般成人甚至要吃到79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夠達到抗癌的效果。

□□再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 FDA)的建議,一個人每天要吃30公克的纖維才足夠,但一般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取的纖維,只有14公克,連建議量的一半都不到,所以,美國人的大腸癌罹患率普遍較高,就是這個緣故。

□□大家應該了解,其實,新鮮的蔬果就是最好的纖維來源,不僅容易取得、價格便宜,這樣實惠又有效的方式,國人皆應善加利用才對。

 

依據體質吃對蔬果

□□有關攝取蔬果,還有另一種迷思存在。那就是,許多人以為只要多吃蔬果就會健康,在沒有考慮自己體質的情況下,貿然攝取了大量蔬果,結果反而造成身體無法調適,出現了負面效應。

□□這是為什麼呢?舉例來說,一些原本體質偏虛寒的的人,不加思索,吃了太多性質寒涼的蔬果,反而變得更容易手腳冰冷、精神不濟;一些體質燥熱的人,不明就裡,吃了太多老薑,甚而跟當歸、羊肉等溫熱性食材搭配,也容易造成口乾舌燥、頻長痘痘變得愈發嚴重。

□□還有某些過敏體質的人,吃太多容易引發過敏的芒果,或吃了油菜等光敏性蔬菜,也會誘發過敏症狀,這都是未加深入了解蔬果性質,所造成的負面效應,不可不慎。

□□了解各種蔬果的性質,慎選蔬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課。缺乏蔬果的營養素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但攝取蔬果絕對不是盲目的照單全收,仔細了解各類蔬果的性質,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攝取種類,才會愈吃愈健康。

 

蔬果營養配對健康加分

□□很多蔬果會影響藥物的代謝,在選擇上要特別謹慎注意,例如:葡萄柚會影響藥物的代謝,就不能跟藥物同步食用。排除了負面作用後,也要特別了解蔬果的加乘效果,每一種蔬果都有與其他食物的最佳搭配方式,做出了正確的搭配,將能使您邁向健康的腳步愈來愈快。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病症都有其對應的飲食搭配方式,現代資訊發達,網路資訊漫天飛,在接收這些資訊時,應特別謹慎分辨。尤其,現在網路上未經證實的言論愈來愈多,就有可能讓一般大眾接收到錯誤的訊息,甚至做出傷害身體健康的行徑。

□□本書內容包含了詳盡的蔬果營養成分分析、食用方式分析,再加上專業的「營養師小叮嚀」單元,及精美食譜,希望能幫助讀者快速找到對應病症的蔬果,並善加利用蔬果的好處,也了解到各類蔬果的正確吃法,為您自己和家人打下健康的基礎。

---本文摘自《彩虹蔬果健康飲食法》作者序

作者簡介

蕭千祐 博士

現職: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博士

國家營養師高考及格

著作&審訂:

  • 《5色蔬果這樣吃最健康》
  • 《蔬果保健功效速査圖典》
  • 《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査圖典》
  • 《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 《健康蔬果汁功效速查圖典》
  • 《聰明健腦特效食譜》
  • 《高鈣防骨鬆特效食譜》
  • 《蔥薑蒜保健特效食譜》

吃對天然蔬食 樂活養生蕭千祐 營養師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一旦發現自己記憶力在短時間大幅衰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有時這可能是腦瘤警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表示,腦瘤依據大腦位置不同,症狀也不太一樣。舉例來說,腦瘤若長在大腦掌管記憶區域,患者很可能在短短時間,連剛在做甚麼事都會忘記。 腦瘤惡化速度快 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喝太多含糖飲料,不只會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臟-代謝性疾病等多種問題,還可能導致多種癌症。過去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可能增加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風險,美國最新研究更發現,子宮頸癌存活患者往往喝較多含糖飲料,這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遠離癌症 應避免吃太多糖 研究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少人看書、看電視時習慣托腮,以為是舒服放鬆的姿勢,卻不知道可能是造成肩頸痠痛的原因。治療師強調,托腮會將全身重量壓在單側手臂、身體歪向一邊,是非常錯誤的姿勢,容易導致手麻、肩頸痠痛,嚴重還可能造成脊椎側彎。 2大原因 身體容易痠痛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國泰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吳小姐今年三十五歲,擁有雙子宮、子宮畸形,加上一邊輸卵管阻塞,受孕很困難,她一直想懷孕生子,卻總是失望。直到今年求診「卵媽媽」沈孟勳醫師,植入新鮮胚胎,才終於順利懷孕。事實上,在不孕症卵巢問題中,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占大宗,兩種疾病治療策略不太一樣。就算接受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