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坐月子風盛 俄羅斯媽媽大開眼界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6年前嫁來台灣的俄羅斯媽媽娜斯佳,在農曆年前產下一4000克寶寶後,因為體虛被介紹到產後護理之家接受台灣傳統的坐月子,因西方國家並無對產後婦女特別照顧的習慣,娜斯佳進護理之家後眼界大開,對配合她西方飲食習慣的坐月子餐也相當喜愛,順利讓身體調理恢復。

娜斯佳表示,在俄國,沒有任何外人會教導婦女產後必須的注意事項,通常是媽媽直接傳授給女兒,若是順產的情況,大概1-2天離開醫院後就必須自己照顧小孩,在飲食上也多生冷食物,完全不忌口,只會多攝取高蛋白食物或以舒緩運動來代替恢復期。而台灣的坐月子補身食物甚多,尤其是中藥,雖然她對麻油雞這類食物還是「怕怕」,但產後能有專業人士幫忙照顧小孩,對自己身體的恢復是一大幫助!

三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黃貴帥指出,傳統的坐月子習俗包含食補、藥補的觀念,都是為了幫助媽媽養成乳水與復原傷口,而產後護理之家的專業人員除了協助體質調理,也同時指導新手媽媽學習如何照顧寶寶。

產後媽媽如果休息不好,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身體復原慢,影響餵母乳狀況,連帶影響寶寶健康。另一方面,產後有家庭、專業人員的扶持,讓產後媽媽放心休養,較能避免產後憂鬱症的發生。

黃貴帥進一步指出,產後憂鬱症無論在西方或東方都有1-2成的發生率。西方女性因為本身體質及良好的運動習慣,較不注重產後調理,也因為如此,產後媽媽缺乏照顧,因此即便文化開放、體質恢復力較快,但產後憂鬱症情形仍不亞於東方,另外,也可能是西方女性老化速度較快的原因之一。

在亞洲,南韓也出現坐月子中心,更有聽聞日本名人特地到南韓坐月子,而日本原本沒有這類傳統,但近幾年有逐漸興起趨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5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行政院長王建煊日前因基隆市長張通榮彈劾案未過,加上諸多公務繁忙,導致心律不整病況加劇,身體不適;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心律不整易引起中風,一定要服用抗凝血藥物加以防範!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韓志陸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而且心律不整會升高中風危險;因為心房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長注意,幼童曝露於塑膠玩具、塑膠地板等環境,可能造成過敏體質!台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2歲孩童生活如果接觸到塑化劑製品,如塑膠玩具、PVC地板,會增加2.5倍發生過敏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ment In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走在路上,常可見到人手一杯手搖飲料;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位國小學童,就有一位有過重及肥胖問題!其實,只要能讓國小學童養成以喝白開水取代飲料的好習慣,每週有一天以水取代含糖飲料,一個學期便可減少29億大卡的熱量!為此,國健署和教育部共同舉辦「小學生喝開水創意小撇步圖文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對一般人而言,冬天可能是最享受的季節;能大吃熱呼呼的麻油雞、薑母鴨,更是泡湯的好時機。不過,此時正是高血壓患者面臨生命危機的關鍵時刻。家醫科醫師表示,天氣冷,肌肉、神經、血管都會收縮,容易造成血壓飆高,尤其是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包括飲食、日常行為等,建議到醫院調整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