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談雍雍/專題報導)「食品安全是種社會責任」,這是因病驟世的俠醫林杰樑教授,生前所樹立起的一個精神,而現在這個「精神」由他最大的子弟兵,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延續下去,就算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甚至害怕無法勝任,也選擇要站在第一陣線,扮演著食品安全守門人的重要角色。 

除了看診、教學外 他也想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說真的,當初會走上毒物科這條路,完全是受到偶像林杰樑教授的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憶著,自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因為一個機緣,讓他在當住院醫師時就遇見了林杰樑教授,從一個菜鳥便跟隨在他身邊學習,以榜樣持續努力著,不僅從中看到他視病如親的關懷外,且在一般的觀念下,醫師要做好教學、臨床服務與研究的這三件事,林杰樑教授也都做得很好,甚至還做了第四件「社會責任」。

在每天有限的時間內,分配好所有的工作,也在早期不太重視食安問題的社會裡,無畏無懼的面對各方壓力,為民眾食安的問題發聲,逐漸引起媒體、民眾的關心;更列了一個很好的醫學典範,告訴大家做醫師不一定只有臨床服務、教學、研究,其實在社會責任上也可以兼任些角色,而這就是促使顏宗海走向毒物科,甚至傳承林教授的精神,站在第一線為食品安全把關的主要原因。

微量無害理論、制度漏洞 食安屢爆的關鍵

毒澱粉、香精麵包、塑化劑、餿水油,黑心食品幾乎每年一爆,顏宗海不諱言的說,「其實一直以來,食安問題就是政府、業者、消費者三方面環環相扣,但消費者永遠都是最大的輸家。」

而這麼多年以來,黑心事件屢見不鮮的3大原因,第一就是業者自主管理沒有落實,在做任何食品時,除了要有良心外,也要敢給自己的家人食用,而不是只單純用來販售,自己卻不敢食用。

第二當食安問題爆發時,很多學者、主管機關都會拿ADI(每日最大安全攝食量)來計算,灌輸民眾「微量無害」的觀念,但換個方式想,如果每種食品中都有微量毒害,累計下來就會產生健康危害,所以,若真正的為民眾健康著想,別再拿微量無害的觀念來解釋黑心食品了!

第三則是管理制度出了漏洞,若以好的管理制度來說,應該是在制度規範下同時能抓出黑心食品,而不是三番兩次都由消費者、檢調發現,且當事件爆發後,應該要盡速讓業者受到懲罰,不然即使事後在立法提高罰鍰,也罰不到業者,長期下來廠商當然不怕,所以,才會一再出現黑心產品。

黑心產品難防!顏宗海分享防毒秘訣

至於在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到底該怎麼吃的健康又安心?顏宗海說,不僅口味上要堅持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外,避免食用內臟食物、高溫烹調也很重要,這樣才能降低各種疾病風險。

此外,若是民眾擔憂平常可能會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吃到黑心產品的話,建議可多食用當季當地的新鮮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來幫助代謝,就可以避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母親節將至,子女準備豐盛大餐,外加一顆精心挑選的蛋糕來慶祝,好犒賞辛苦的媽媽,成為一年一度不可少的節目,然而,早已罹患糖尿病的媽媽,若在此時此刻似無忌憚的所有食物全都入口,血糖恐怕因此狂飆,危害健康!   然而,母親節當天,媽媽為大,若要限制這些不行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打呼聲傳得震天價響,最高音量還能一舉突破八十分貝,宛如一台台公車從床邊呼嘯而過,若你的枕邊人,倒頭入睡,無時無刻都在打呼,打呼頻率超乎異常,除了於深夜賞他耳光,好停止持續性的噪音之外,更重要的是,請力勸就醫,以免大腦長期陷入缺氧狀態,誘發一堆慢性疾病!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對於多數民眾來說,由於心臟病防治意識薄弱,往往都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延誤治療,但其實只要有出現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了!  日前,一名53歲的莫先生,自去年底就發現自己變的很容易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只要上了年紀,年齡超過五十歲,各種養生之道,便要如拜神拜佛,全都信仰,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然而,所有事情皆過猶不及!  不少老年人雖深諳膽固醇過高所帶來的危機,亦或深知預防三高為每天睜開眼睛,須戰戰兢兢所要面對的課題,也因此漸漸養成這個不吃、那個不碰,「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