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耳相傳誤信偏方 恐導致糖尿病更嚴重

口耳相傳誤信偏方 恐導致糖尿病更嚴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一些公園裡的阿伯、阿嬤常口耳相傳對抗糖尿病的小偏方,似是而非的誤導民眾;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抗糖尿病正確方法首先要注重控制血糖,而想要控制血糖,則要學會如何控制血糖,以及坦然與醫療團隊分享,以了解造成血糖高低變化的主因。

洪建德醫師說,糖尿病出現急慢性併發症或衝急診,極大多數都有不正確觀念,因而越搞越糟的受害者;所以,要特別小心一般在坊間、候診間以及網路流傳的控制血糖方法,因為一不注意,容易被不正確觀念誤導,而讓病況越來越糟。

洪建德提出七種錯誤的抗糖尿病說法,並更正其觀念,提供民眾參考。

1.少吃飯能降血糖?人類需要的熱量一半來自澱粉,而且人體需要葡萄糖,若沒有葡萄糖或是葡萄糖不足時,將會出現饑餓,心慌,失神,甚至容易發生侵犯性語言與行為。

2.少量多餐?正常一餐約需要6小時才能完全消化、代謝完畢;然而,多餐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葡萄糖耐量異常與高脂血症;再者,多餐容易增加額外熱量,反而導致體重與血糖上升。

3.每天吃紅心芭樂,會降血糖?很多人認為水果無熱量或是熱量低所以可以多吃;但紅心芭樂其實也有熱量,吃多反而傷腸胃。然而,影響血糖主要是食物中的澱粉,並非醣類,而芭樂含較多單、雙醣,少含澱粉,且臨床實驗顯示,芭樂各部位並無降血糖效果。

4.冬粉取代米飯可降血糖?冬粉因吸水多、熱量密度低且消化快,容易引起飢餓感,反而造成額外更多熱量的攝取。

5.糖尿病人所攝取的食物與一般人不一樣?糖尿病飲食治療,主要功能是提供一個人的所需營養,維持血糖,不是要降血糖。所以在食物的攝取上跟一般人的熱量、營養素、與權力是完全一致。

6.透過斷食,只喝檸檬汁?人體排毒是每分每秒進行的,不會因為斷食,只喝檸檬汁就更有效。反之,斷食可能會造成急性猝死的危險。

7.不要打胰島素,打久了會洗腎?有些患者認為打胰島素很麻煩,而且最終要洗腎。但研究指出,早期打胰島素,反而讓洗腎的機率降低,神經性病變機率也會降低;因為胰島素可減緩慢性病併發症外,還可以減輕末期肝病、老人痴呆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去年寒流襲臺,臺南市某溫水游泳池因鍋爐燃燒不完全且通風不良,導致超過20位現場民眾發生一氧化碳中毒。臺南市消防局緊急啟動大量傷患機制,將病人分送五家醫院緊急救治。 一氧化碳中毒 常見3大原因 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孫宗伯指出,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近5年(105年至1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2022年第7批採購莫德納疫苗111.55萬劑,將於今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本批效期至2022年8月20日。 今年預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在5月初開始接種疫苗,各縣市開始接種的時程略有不同,大多數在第1或第2週。高雄市在5月2日宣布開始接種,而台北市則是於5月5日開始。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現在媒合北市內11家醫院,將開設兒童特別門診,以滿足不同家長的接種需求。 高雄市2日開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5)日宣布今日新增30035例本土病例,71例境外移入。今日有5例死亡病例,並出現20多歲患有慢性病男性死亡的案例。 中重症增加73人 5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中症增加67人,有6例重症,同時有5例死亡病例。解隔者增加4人,今年共有88人解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