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每天早上一杯水是錯誤的!而且帶來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任何人都該看看這篇!

 

王先生最近不停的打噴嚏、流鼻涕、嚴重脫發,他感覺很奇怪:“自己是不熬夜、生活習慣非常好的人,為什麼身體這麼差?”醫生會診後,結論讓他驚呆了,原因居然是因為他三年來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涼開水。

原來每天早上一杯水是錯誤的!而且帶來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任何人都該看看這篇!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早起喝一杯水,可能是很多人都覺得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事實竟然是毀身體?關鍵在於一個“涼”字。..

每天早上喝涼開水,危害有那麼大嗎?

早上有喝水習慣的人,一般都喝涼開水。專家就說了,按中醫理論早上是升陽氣的時間,這時候一杯涼水最傷陽氣.

“陰氣”、“陽氣”都是中醫的理論,雖然從科學上你很難給它一個劃分,但是老祖宗的經驗也不能完全否定。人的體溫差不多在37°左右,體內溫度可能稍高,你喝一杯只有幾度的涼水,肯定要從你的體內帶走大量的溫度,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刺激。早上是人體剛剛復蘇的時間,血液循環、血壓、內髒功能其實都還在恢復中,這個時候如果有一些內部的刺激,確實容易不舒服,引起一些慢性疾病也不是沒有可能!

 

早上還有哪些忌諱?

剛才小編也說了,早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別說內臟功能了,有些變化甚至咱們自己都可以測量出來,不信大家可以做做下面這個實驗:

 

睡覺前量一量體重,睡覺起來後再測量一次

你會驚奇的發現,早上身高比晚上要高,早上體重比晚上要輕,而且還很明顯!這個現像顯示,人的身體在不同的時間各方面功能和狀態確實有不小的差異。

所以,早上少喝涼水是正確的,別給自己整出這麼大的刺激,喝點熱呼呼的豆漿和牛奶不好嗎?另外,早上最好也不要洗頭,早上洗頭對人體也有一個刺激,會導致血液循環比較劇烈,可能引起頭痛問題,如果洗完頭後頭發沒有擦乾就出門,水分蒸發帶走大量熱量,那幾乎100%會頭疼!

總而言之,早上你的任何行為都要溫和。你可以喝一杯水,別太涼;可以運動,但不要太劇烈;可以吃肉,但不能太膩,機器都有一個預熱的階段,人體就更不能太隨意對待了。

怎樣喝水最科學?

給大家說說喝水的建議。首先,涼水喝多了確實不好,不管什麼時候。尤其是那種冰鎮飲品,冰到透心涼的,身體素質不好的人喝著就能感覺到頭痛,這是身體不適的一個信號。有關喝水的建議,總結如下:

 

1少喝碳酸飲料

主要是糖分太多,而且還容易加速鈣的流失,專業的運動員、健身愛好者幾乎從來不喝碳酸飲料,會影響職業生涯。

2不要邊吃飯邊喝水

水會稀釋胃酸,會影響消化.

3不要等口很渴再喝水

口渴已經是身體缺水的信號了,渴得越厲害身體缺水越嚴重,有些人工作起來就忘了喝水,渴到不行才開始喝,其實稍微有一點口渴就應該喝水了。

4運動完別猛喝水

運動完很多人習慣就是猛喝水,甚至能一口氣喝好幾瓶,這樣容易出現喝水太多現像,喝水太多也不行,會加快體內微量元素流失,還容易胃脹。

建議大家早上多喝溫開水,這樣才有養胃的效果。

 

溫開水的七大好處

溫開水是指將新鮮開水涼自然冷卻至20℃—25℃(也可以將開水事先冷卻,到使用時再添加新開水,衝兌至適口溫度),俄羅斯、美國、日本的科學家亦稱為“復活水”。常年堅持使用溫開水,會給身體保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能。

1保“胃”秘訣

晨起第一杯水喝溫開水。醫師表示,晨起喝水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血管疾病。普通人晨起喝水以白開水為好,不應加鹽(如喝鹽開水則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倍加口干。何況,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開水會使血壓更高)。便秘的人,喝蜂蜜水是不錯的選擇。清晨起床空腹飲水不超過150毫升。

2清潔口腔

醫師說到,溫開水干淨、溫和,是一種良性保護劑,不刺激口腔、咽喉,用溫水漱口,會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細菌、食物殘渣更易清除。

3保護牙齦

醫學研究表明,牙齒進行新陳代謝的最佳溫度為35攝氏度。

4促進吸收

醫師介紹到,晨起喝溫開水不但能緩解便秘,降低腦血栓、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還能幫助有效吸收早餐。因此,清晨起床後,一定記得喝1—2杯(200—400毫升)溫開水。

5解酒效果佳

讓醉酒人馬上喝幾杯溫開水,能有效稀釋酒精,保護人體肝髒,補償因為醉酒嘔吐失去的大量水分。

6減肥瘦身

脂肪代謝、糖類代謝等都離不開水的作用。另外,從飲食方面考慮,水可以稍微的讓人產生飽腹感,而這可以讓您稍微少吃,輔助減肥瘦身。

7預防感冒

每到感冒的時候,就會聽到醫生嘮叨:“多喝水呀!”這句醫囑對於感冒病人是最好的處方。因為當人感冒發燒的時候,人體出於自我保護機能的反應而自身降溫,這時就會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膚蒸發的水分增多等代謝加快的表現,這時就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身體也會有叫渴的表現。醫師介紹,多多喝水不僅促使汗出和排尿,而且有利於體溫的調節,促使體內細菌病毒迅速排泄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出現肩膀疼痛或活動限制時,都以為是五十肩導致,但其實肩夾擠症候群的機率恐怕更高!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陽醫師解釋,民眾可藉由投降姿勢做為檢測,若手忍痛也無法舉到耳朵的高度就是五十肩,但若為局部疼痛與手臂活動受限,就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主要因肩胛骨或肩膀周圍組織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擁有好看的笑容、整齊的牙齒,整個人也會更有自信,隨著牙科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人希望能藉由矯正讓自己能笑起來好看,但其實「笑容美學」不僅侷限於牙齒矯正,還得要考量牙齒的大小、形狀,還有牙齦的暴露的量跟大小及位置等等。除了有賴於醫師的美感及經驗外,若能搭配牙科顯微鏡輔助,更能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許多行動受限導致就醫不便的病患在家也能享有醫療服務,大林慈濟中醫部展開「中醫社區及居家醫療服務網絡計畫」,透過中醫師們深入社區提供長者實質的照護,給予適當的居家醫療服務,解決患者就醫不便,甚至延誤就醫的風險,此計畫也獲得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推動社區及居家醫療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大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於15日啟用,為國內受到潛水病等相關需求的人,提供完善協助。1983年台大醫院整形外科陳明庭教授從國外引進高壓氧技術,成功治療癌症病患接受放射性照射後之慢性傷口、潛水病(減壓病)、急性氣體栓塞等疾病,逐漸掀起國內高壓氧治療的風氣,陳教授的遠見,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