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協助父母告別痛風,不吝嗇,請分享!

現在很多人得痛風,發作起來痛得冷汗直流,拖著腿也走不動。這種病不發作的時候人好好的,到醫院也查不出來什麼毛病,只是告訴你尿酸高點,其他沒事。 

尿酸怎麼會高?醫生說是因為喝酒過多、吃了太多高蛋白食物。很多人聽了馬上控制飲食,可是不管怎麼忌口,該發作它還是痛。為什麼會從大腳趾頭開始痛,後期還會出現關節畸形?

協助父母告別痛風,不吝嗇,請分享!

其實這也是腎虛的一種症狀,因為腎的過濾功能減弱了,血液裏的酸毒排不出去,隨著血液迴圈流動。大腳趾關節是人體的最末梢關節,酸毒的結晶體最容易積聚在這裏,也有的人是大拇指關節痛,都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你不去調整腎臟,恢復它的過濾功能,酸毒結晶長期擠壓關節,最後關節不能正常活動,出現變形了。所以痛風患者不僅要改變飲食習慣,更關鍵在於恢復腎臟的機能,提高過濾能力,把酸毒排出體外才不會再復發。

腎乃“先天之本”,不可不知也。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 怎樣養腎】

1、 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湧泉穴。“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

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

3、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5、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裏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6、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7、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 泡腳能治百病!】

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1:晚上泡腳為什麼能補血

血虛、血淤→手腳冰涼、舌質黯淡、臉上有斑、心臟發緊、憋悶、喘不過氣。
晚上泡腳 --- 熱水中放紅花(味辛,性溫,歸肝經和心包經,破血、行血、和血、調血),活血化淤;疏通腎、肝、脾三條陰經。

2:泡腳的竅門

春天泡腳,開陽固脫;
夏天泡腳,祛濕除熱;
秋天泡腳,清腸潤肺;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水中放生薑、陳皮、薄荷→脾胃虛→暖脾胃,祛濕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濕、利氣行水、扶助陽氣。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當歸→痛經→痛經一般是體寒或氣滯血瘀引起,白芍除陰氣、祛腹痛、通順血脈;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調經;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還可以使皮膚白皙紅潤,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
水中放幹薑→風濕骨痛、怕冷怕涼→幹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水中放黃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糖尿病(陰虛所致)→花椒祛濕;黃芪補氣固表;透骨草可以幫助藥物透過皮膚深入肌體,發揮藥力。

泡腳四忌諱:月經期不泡,

一忌剛吃飯或空腹後泡腳。應飯後半小時後。
二忌水溫過高。應40-50度。
三忌時間過長。應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四忌自作主張,亂放中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婦女出現漏尿的情況其實很普遍,因為女性的尿道離膀胱很短,所以才有十女九漏的說法!醫師指出,婦女漏尿和老化以及生產有相關性,兩者的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 漏尿分二類 應力性與急迫性 若是出現漏尿的情況,往往會讓人很糗,以致會大大影響婦女的生活;衛福部桃園醫院婦產科醫師洪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濕濕冷冷,此時吃火鍋、羊肉爐、薑母鴨最適合了!不過,營養師蔡素琴提醒,民眾吃鍋物最喜歡沾加工醬料,重口味飲食容易鈉含量攝取超標,增加高血壓、腎臟負擔,也容易加速骨質流失。 醬料不鹹 含鈉量卻很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蔡素琴指出,常見的加工醬料,如番...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首例!赴陸染H7N9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疾管署表示,今年2月4日確診感染H7N9流感個案,於2月1日因肺炎住院後病情嚴重並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經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和感染症專家全力救治,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呼吸器、葉克膜、血液透析等治療方式,仍不幸病情惡化因多重器官衰竭於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