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升學壓力轉焦慮 女高中生摳甲成病態

升學壓力轉焦慮 女高中生摳甲成病態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一名正要考大學的17歲高三女學生,因升學壓力大,出現咬甲、摳甲、摳皮膚等行為,手指甲摳的參差不齊、皮膚也摳破出現傷口,母親發現症狀越來越嚴重,女兒已10隻指頭都有小撕裂傷,心急之下前往精神科求診。醫師先做自律神經、性格的檢查,確診為焦慮症,發現她是一個害羞、內向又易焦慮的高中女孩,除了傷口讓皮膚科治療以外,也提供藥物、深度協談,經3個月後治療已痊癒。
 開業精神專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咬指甲是一種碰到焦慮的情況,需要解除焦慮的一種常見的方式,心理的焦慮狀態影響生理所產生的行為,類似的行為像是抓頭髮、摳指甲、摳皮膚等,依每個人不同而有所差異。人生階段是由前因後果而來,焦慮疾病或是強迫症是與口腔期、肛門期有關,口腔期如果未被滿足,長大後較易無安全感,一感到焦慮就會啃咬指甲紓解。肛門期則是受到過度的訓練與要求,一定要在定點的地方上大、小便,如果沒辦法配合就會受到過度處罰,這些類型的人會比較容易產生焦慮、神經質性格。
 神經質性格的人是對周遭所處的事物產生過度敏感、胡思亂想、想東想西等思維,進而產生焦慮的情緒。有些人是體質本身就易焦慮,如完美主義性格也有此傾向,因此會產生設法減輕焦慮的咬甲行為。過度咬甲最常見是有傷口發生感染、指甲形狀怪異導致被他人取笑,甚至有社交恐懼不敢與人握手,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楊聰財提醒,生活上人總會碰到焦慮的情況,需要尋找用其他方式替代減緩情緒, 如平日練習腹式呼吸減壓法,或是藉由與人交談、聽音樂,而不是藉由猛咬指甲、抓頭髮、摳皮膚,也可利用彈橡皮筋紓解情緒或是做別的事轉移焦慮不安的狀態。如有焦慮症狀加劇須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盡快找到壓力來源學習紓解與正向面對,才能雙管齊下藥到病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9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福部開放自體細胞治療並納入特管辦法,為讓更多人了解再生醫療發展,花蓮縣衛生局與花蓮慈濟醫院日前舉辦「再生醫療臨床相關法規東區研討會」,邀請相關機關以及醫療團體,分享再生醫療臨床相關法規與實驗室品質系統與稽核建置等議題。自體細胞治療 衛福部開放六項針對17種適應症因考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一位 62歲B肝帶原者林先生,去年9月體重一個月內莫名驟降7公斤,就醫後才發現已屆晚期肝癌。胎兒蛋白指數高達1,170,000 ng/ml,肝臟腫瘤長達12.9公分並有破裂跡象,無法手術切除,須使用藥物治療。這位林先生初期接受栓塞治療,卻發生肺炎副作用,才改用放射治療,...

閱讀詳情 »

更年期一定得承受失眠、盜汗之苦?1名48歲的女性近年來常出現心悸、臉部潮紅、燥熱及易流汗等症狀,尤其夜間更是明顯,睡眠品質也因此大受影響。而近來失眠狀況更是日益嚴重,常需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且時常莫名憤怒、憂鬱、煩躁不安,看什麼都不順眼。 1名48歲的女性近年來常出現心悸、臉部潮紅、燥熱及易流汗等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3歲的楊先生,17年前因出現左小腿腫脹,經血液科診斷抗磷脂質症候群合併深部靜脈血栓,持續用藥治療。直到去年農曆年過後,突然爆瘦20多公斤且嚴重全身水腫,至北部地區各大醫學中心求醫,皆未有明確診斷,僅能以症狀治療緩解不適;於10月底出現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及盜汗,並且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