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據傳阿聯酋一個十二歲的女童,因為連續十六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裡面含一種叫做PET的塑膠材質,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節儉或方便而重複使用,就有致癌危機。
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礦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型,三角型裡面有一個數字:
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PETE或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聚酯纖維、熱可塑性樹脂、膠帶與寶特瓶、市售飲料瓶、食用油瓶等。耐熱60~85℃並耐酸鹼,過熱及長期使用可能會釋出致癌物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但是一般情況下,PET材料不會添加塑化劑。

※HDPE或PEHD 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白色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要再用來做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裝其他物品。耐熱度90~110℃耐腐蝕、耐酸鹼,不易徹底清洗殘留物,非食品用途容器不應通過清洗後重複利用。

※聚氯乙烯 PVC或V

非食物用瓶、保鮮膜、雞蛋盒、調味罐等。耐熱60~80℃,過熱易釋放各種有毒添加劑。

PVC原本是硬的,隨著塑化劑的增加可以由硬變到軟。越軟的東西塑化劑加越多,不過重點是容易析出。如果你摸到油油粘粘的東西。那東西就叫做塑化劑。PVC是脂溶性的,在低溫的時後不容易析出,但是現在大家會把冰箱的食物再放到微波爐中加熱,這就不合理了。吃了以後是沒什麼壞處,頂多就是積積變小或生不出小孩或是生出小雞雞的小孩。

※LDPE或PEBD 聚乙烯

常見保鮮膜、塑膠膜等 。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鮮膜別進微波爐。與HDPE的差別是高密度與低密度。兩種材料性質差不多。但是熔點差很多。耐熱70~90℃耐腐蝕、耐酸鹼,過熱易產生致癌物質。

※PP聚丙烯

常見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熔點高達167℃,耐酸鹼、耐化學物質、耐碰撞、耐高溫,在一般食品處理溫度下較為安全。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膠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在台灣,紅面黑底的塑膠餐盒才是PP材質。餐盒上的透明蓋子為PS材質。

※PS聚苯乙烯

常見碗裝泡麵盒、快餐盒 。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耐熱度70~90℃吸水性低佳、安定性,酸鹼溶液(如橙汁等),或者高溫下容易釋出致癌物質,不適用酒精、不適用食用油類性。

※PC其它類

常見水壺、太空杯、 奶瓶。百貨公司常用這樣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其他的意思就是代表什麼都有可能。最常見到的是材質是PC、ABS。只有PC會『疑似』試出雙酚A。現在學界也還在推論,但是釋出也是會有條件的。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總之, 若要選擇哪種塑膠材質當水壺, 一定要看瓶底的材質編號, 以5號(PP聚丙烯)最好。如果沒有標示的話,最好連用都不要用。 再者,大家常見的寶特瓶,不要重複使用超過七天,也不要拿來裝熱水。 為避免使用錯誤的塑膠容器或背蓋,請注意一下材質編號。
十二歲的女童竟然得了癌病,元兇竟是它……你萬萬沒想到!!(快快轉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為使大眾能在第一時間簡單辨別各類塑膠容器的使用特性,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別推出「塑膠容器正確用」防塑口訣:

1號用一次、2號不重複、3號不微波、4號低耐熱、5號使用較安全、6號遠離熱酸鹼、7號類多應慎選,1234567,認清塑膠零危機。

文章來源:http://tw.gigacircle.com/272270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現年32歲的顧先生,全身多處從腳到頭發生多處靜脈阻塞,他早在17歲時就因為腰痛就醫,發現腎臟栓塞,經過治療病況緩解後出院,本以為只是偶發事件,但兩年後又因為咳血求診,診斷為肺栓塞,因為反覆發生血栓,且家族中也有人有相同的問題,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的凝血調控功能異常,診斷為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統計,全台灣約有600萬人有便秘的困擾,也就是說,走在路上,每三個與你插肩而過的人中就有一人是「卡卡」族!便祕本來是老人較常出現的困擾,但隨著飲食西化,肉食主義的提升,年輕族群的腸道迅速老化,你能想像30出頭的年輕人卻有著60歲的腸道年齡?這樣的腸道年齡當然讓現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之前都把診所胃藥或感冒藥和醫院的糖尿病藥一起服用,以為不會怎麼樣!現在才知道混藥亂亂吃嚴重可能會休克!」林太太說。台灣人普遍對於「混藥」帶來的後果認知較少,不知道藥害有多可怕,再加上,慢性病越來越盛行,許多民眾時常混用藥物。 對此,部立臺北醫院院長徐錦池表...

閱讀詳情 »

  傳統醫學中有很多養生方法,長期堅持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老中醫介紹說,老人如果每天堅持做以下兩個簡單的動作,能達到防病強身的功效。   每天叩齒60下,固齒強腎皺紋少。「叩天鍾」,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民間有諺語形容叩齒的功效:「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