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北榮跨國義診 泰北心臟病童獲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歲的陳小妹妹(泰國名:LAKSIKA PHUENGDEE)為泰北孤軍後裔,她天生只有單一心室,雖然曾在六個月大時接受第一階段手術,但去年10月,北榮義診團到泰國時,發現陳小妹妹喘、發紺,且發育遲緩,需再次手術。經國際醫療中心及社工室的協助,陳小妹妹在今年2月11日,由外婆及父母陪同入住台北榮總,在台期間則由麥當勞叔叔之家提供免費住宿。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李必昌主任表示,單一心室是一群先天性心臟病的統稱,範圍很廣,只要是剩下一個有功能的心室都算是單一心室,成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與基因染色體異常或遺傳有關,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屬於罕見疾病的種。

不過,廣義的單一心室盛行率則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7-8%,也就是說,一萬個新生兒中大約有4-8位是廣義的單一心室患者,大多是以喘、發紺、發育遲緩症狀呈現,長大後會出現心衰竭、心律不整。

從陳小妹妹在泰國的病歷來看,雖然可以知道陳小妹妹是單一心室,但單一心室的那一種診斷還不明確。因此,來台後先由李必昌主任進行心臟超音波及心導管檢查,診斷為左心室雙入口,右心室發育不全,心室中膈缺損,大血管轉位。

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吳飛逸指出,一般來說,先天性單一心室常規治療需分別接受三個階段的手術,第一階段為鎖骨下動脈至肺動脈瘻管接合,第二階段為上腔靜脈至肺動脈的接合,並將第一階段的瘻管移除,第三階段為下腔靜脈至肺動脈的接合。

經醫療團隊評估後,認為陳小妹妹心臟功能佳,肺血管大小正常及肺部壓力適宜,且考量泰北山區路途遙遠,來台就醫不易,便在2月19日一次施行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矯正手術,將上下腔靜脈不經心臟直接都接到肺動脈上,不僅明顯改善症狀,同時也降低陳小妹妹的手術風險並減少住院天數。

吳飛逸說明,整個手術歷經8小時,過程順利成功,術後陳小妹妹當天便拔除呼吸器,因血氧改善,發酣症狀也明顯改善,活力與食慾也都有很大的進步,3月6日便已出院,並計畫於近期內返回泰國,每年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

北榮醫療團隊強調,陳小妹妹的發育遲緩有可能是發紺缺氧所引起,也有可能是基因染色體異常的關係,希望透過手術、改善血氧後,也能和其他同齡兒童一樣健康快樂的長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002

相關推薦

針對近期國人普遍接種COVID-19疫苗而引起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醫師普遍建議施打後,若有發燒症狀,可服用解熱鎮痛劑如:普拿疼(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民眾誤解以為只有普拿疼一種產品可以購買,造成市場上缺貨,導致民眾人心惶惶。乙醯胺酚可解熱鎮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病患在接受全身麻醉後容易有術後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這時除了會使病患感到不適外,還可延長病人術後在恢復室的觀察時間,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麻醉科吳佳靜醫師指出,根據文獻記載,若無事前預防措施,約三成病人在接受全身麻醉後會發生術後噁心嘔吐,且臨床病人回...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甩掉多餘脂肪,雕塑完美體態,一直都是許多人的目標,除了先前很紅的168斷食,但因為一整天只有8小時可以進食,執行起來相當不容易。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另一種方式,「5:2輕斷食法」不僅可以幫助身體自我修復,還有機會養成吃不胖體質。高敏敏表示,適度的輕斷食可以讓身體休息、減低腸胃負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5月中旬,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進入社區感染階段,隨著確診人數增加,政府宣布全台進入3級警戒,一時之間,休閒娛樂展覽密閉場所關閉了、學生們停課了、許多公司也宣布員工分流上班或居家辦公。這2個多月大家努力在家防疫,進行自主封城,醫院一般門診就診人數明顯減量,但也觀察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