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如「七傷拳」 腸癌標靶找對基因治療

化療如「七傷拳」 腸癌標靶找對基因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男性,四年前開始排便習慣改變、時常便秘,且食慾不振,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是大腸癌第四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肺部,原以為來日不多,放棄了正在打拼的事業回家休養,但是,經過醫師鼓勵、接受基因檢測,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治療,成功將腫瘤縮小後切除,到目前,患者已經無病存活四年!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南市立醫院內科部部主任李楊成表示,腸癌大部分因為位置的關係較不會有嚴重疼痛感,除非仔細觀察排便狀況或是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否則較很難發現,一旦臨床上診斷出為大腸癌的患者,有三至四成已經是末期,癌細胞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民眾若有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解不乾淨、或有腹脹、腹痛、血便等情形,都應該提高警覺,及早檢查。
李楊成說,自己常把化學治療比喻為「七傷拳」,意思是化學治療傷癌細胞七分,對患者自身也損傷三分,傳統化療對癌細胞及正常細胞均會抑制,在阻斷癌細胞生長複製的同時,對身體其他正常的細胞也會有影響;近年來已研發出標靶藥物治療,可以與化學治療搭配使用,而且標靶治療只針對癌細胞作用,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目前僅提供第四期的患者使用。
腸癌的治療早期以手術為主,中期以手術、根據復發風險施以輔助性的化學治療,晚期目前則以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為主流,李楊成指出,晚期大腸癌根據基因是否突變而使用不同的標靶,將會影響患者的存活率,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依據多點基因檢測的結果,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可以明顯延長病人整體存活時間達八個多月,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才不會耽誤治療時機。
李楊成提醒,年滿50至75歲民眾,記得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經檢查有潛血反應更應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有家族史的民眾更不可輕忽,平時飲食則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3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台灣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其中約有一成患者為不到40歲之年輕女性族群,正值在職場打拼、喜築家庭,或追逐個人夢想的時期卻迎來乳癌噩耗,心理上必然受打擊,若是治療後又出現復發、轉移,更可能讓患者失去抗癌鬥志與決心。近年問世的CDK4/6抑制劑聯合荷爾蒙療法,能延長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為保持口氣清新,達到潔牙效果,許多人習慣飯後以漱口水來清潔口腔,但開業牙醫師陳福樂表示,漱口水使用頻率不宜過高,建議1天1次,如果1天用上2至3次,可能過度刺激口腔粘膜,反而引發局部紅腫不適。食藥署統計,一般使用漱口水的3大NG行為,分別為: 1.只用漱口水而不用牙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南瀛生醫經貿論壇揭開序幕社團法人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台北市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與中華日報12月23日於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南瀛生醫經貿論壇」,總統府翁源水國策顧問、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威爾森公使、印度台北協會施哲聖副會長、匈牙利台北辦事處Mr. Ferenc F...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灣工業設計教父」謝榮雅,同時也是奇想集團創辦人謝榮雅歷時7年研發能夠「隔空取水」的「乾.淨.水」智慧家電,終於成功進入量產;ARKVO「乾.淨.水」智慧家電首批預購就有破億的訂單,但好事多磨,因為疫情打亂了工廠的製程,不過在解封之後終於順利量產,並已經順利出貨,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