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劈桿還是切桿?教你如何打好短桿!

劈桿還是切桿?教你如何打好短桿!

打高爾夫攻擊果嶺的一桿出現偏差,有個決定需要做了:下一桿要怎麼打呢?切桿,劈桿還是推桿?

作這個決定取決於幾方面因素。但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解析下切桿與劈桿的不同之處。

即使是電視解說員也經常混淆切桿與劈桿。看比賽時,球員在距果嶺30碼遠的位置擊球,有多少次聽到解說員大叫“多棒的切桿!”?

錯!30碼-那是劈桿,不是切桿。

切桿沒有立腕的動作,是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要少於在地面滾動的時間的一種擊球法。其輕柔的打法猶如在做推桿。劈桿是很放鬆的擊球法,擊球時需要左手立腕,球的飛行距離要遠遠多於球在地面滾動的距離。

當球處於果嶺外時,絕大多數球手應盡可能嘗試推桿。如果地面不平整,或者草很高,那麼選擇切桿吧。但如果切桿所達到的距離不能把球安全地帶到果嶺上(“安全地”指距離旗桿一步以內),這時就該劈桿了。

切桿上下桿的揮桿幅度大概均為兩英尺的距離。從起始站姿開始,雙手向右側大腿的中間位置或稍向外的位置擺動。向前擊球時,雙手會經過左側大腿,同時左臂與球桿應保持一條直線

當球正巧距果嶺邊緣不遠時,此時的切擊要確保球至少能上果嶺。如果不能,就需要劈桿擊球,以保證球能安全上果嶺為宜。

遵循這個規則,你的短桿技巧將更加無敵。

 

 

轉錄自網路

相關推薦

立即試讀 「跪在終點線下,眼淚慢慢結成冰塊,是的,這是我的夢想,世界七大洲八大戰超級馬拉松大滿貫第三站,南極洲以十五小時十五分十八秒獲得第二名......在無助的時候,一步步,想起家人,一步步想起感恩的朋友,慢慢拼湊零碎的記憶,我的腳依然跑著,我的心依然懷抱夢想,這是我感謝的方式,我不會停止.......

閱讀詳情 »

只需6週,「鮪魚肚」變「王字肌」, 1天10分鐘,比運動1小時更有效。66種徒手就能做的「肌力訓練」大圖解!極限體能王──李恩至【專業推薦】     這樣做「肌力訓練」跑步.瘦身.體能出現驚人改變 66招徒手「練肌運動」大公開,李秉憲、宋仲基、韓彩英的私人健身教練首次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