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刷牙刷不到! 智齒不拔易蛀牙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智齒到底要不要拔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惑,但坊間眾說紛紜,有的支持、有的表示沒必要。對此,牙醫師建議,智齒並沒有作用,加上位置難以清潔,留著反而容易堆積細菌,造成蛀牙、牙髓炎或牙周病;門診也發現,未拔智齒的民眾(智齒)蛀牙機率很高。

牙醫師楊書維表示,智齒學名為第三大臼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會有4顆,上下顎各兩顆。由於一般都是在16歲之後才會長出來,相較於乳齒和恆齒晚了許多,且通常都是在人類心智已趨於成熟時才會長出,因此被稱為智齒。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會長智齒。楊書維指出,智齒被認為是一種痕跡器官,有的人終生不長,有的人只長1、2顆,有的人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因人而異。由於智齒生長位置特殊、空間有限,因此大多數人在長智齒時,往往會感到疼痛,加上大部分人的智齒並沒有咀嚼功能,常被視為是多餘的。

不僅如此,由於智齒在口腔最裡面,就算認真刷牙也難以清潔,容易產生蛀牙。而萌發不足的智齒會成為阻生齒,引起牙列不齊、冠周間隙感染、張口困難。對相鄰的第二臼齒也有重要影響,容易導致鄰近智齒的那一面蛀牙,甚至牙髓炎。因此,楊書維建議民眾,倘若真的長了智齒,還是拔掉比較妥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0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為了要養家,一名中年男子除了輪三班工作,甚至還利用空檔去兼差,日積月累的睡眠不足以及工作壓力,使得他出現許多身體不適問題,但是就醫檢查卻也查不出什麼大病,進而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由於西醫只能症狀治療,他就去看中醫,藉由中藥來改善體質,做全面性的調理。 超過半年以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人口老化,阿茲海默症病患人數急遽增加,且確診後大多可再存活4~20年,因而對病患家屬及社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如果能延緩發病,將可大幅度地減少家庭及社會的財政支出。 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能增進NEP活性 對於治療與預防阿茲海默症,腦啡肽酶(neprilysin, 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長庚醫院在2007年基隆地區調查了1315位5~8歲的學童,發現有半數學童都有維生素D不足問題,與基隆地區的日照時數偏少有關。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永賢指出,就算在日照時數充足地區,臺灣爸媽普遍不喜歡讓嬰幼兒曬太陽,在早上或下午陽光不強時間,把嬰兒放在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網路流傳「隔夜菜會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吃多了恐致癌」的相關報導,但依目前實證醫學尚沒有明確肯定答案。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許桂瀞指出,硝酸鹽對人體危害,主要是在進入人體之前或之後轉變為亞硝酸鹽。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於人體中,可能代謝形成亞硝胺化合物,其中有很多被世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