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到底該不該拔掉智齒呢?專家建議視情況而定,分享健康知識【讀一讀終身受用,果斷收藏了!】

到底該不該拔掉智齒呢 專家建議視情況而定,分享健康知識【讀一讀終身受用,果斷收藏了!】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因為這四顆第三磨牙正好在20歲左右時開始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接近成熟,於是被看做是“智慧到來”的象征,故稱它為“智齒”——智慧之齒。

  其實,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智齒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眾所周知,“用進廢退”是生物進化論中的一個普遍規律。智齒就是極好的例證。智齒,學名第三 大臼齒,俗稱智慧齒,立事牙,盡頭牙, 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4顆,上下顎各兩顆,一般是於16歲或之後才生長出來。相較於幼兒時期長出的乳齒與兒童時期更換的恒齒,智 齒通常是在人類心智已經趨於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都 是正常的。而且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隻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智齒的位置從門牙牙 縫開始,由一側門牙向裡數牙齒數目,如果有第八顆牙,它就是智齒。

  智齒是如何生長的?
  在青春後期,頜骨發育到接近成人大小。但有些人頜骨還不夠大,沒有足夠位置供智齒萌出。智齒就會阻生在頜骨內,向其他方向生長。可能隻有部分牙 冠露出牙齦,或完全埋在頜骨裡。牙根可能變形或向上頜竇或下頜骨神經所在部位生長,這很危險。智齒生長的方向由於空間不足,阻生的智齒就向各種不同的方向 生長,一般與鄰近牙齒形成角度。可以向著鄰近牙齒生長(近中呈角阻生),遠離鄰近牙齒生長(遠中呈角阻生),也可以水平或垂直阻生。智齒引起的疾病智齒生 長的位置特殊,給它的清潔和治療帶來許多問題,常引起的疾病有齲齒(俗稱蛀牙)、牙周炎、牙髓炎:由於智齒在最裡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容易產生蛀牙, 且智齒往往由於萌發空間不足出現脹痛,還會侵犯鄰牙,造成牙疼。由於沒有對咬牙,有時智齒會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還有時會萌發不足成為阻生齒,引起牙 列不齊,冠周間隙感染,張口困難。智齒是第三大臼齒,對相鄰的第二磨牙有重要影響。由於大多數智齒是前傾阻生的,約呈45度角頂在第二磨牙上,從而形成一 個牙冠夾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導致第二磨牙齲壞,甚至牙髓炎,就算沒有那麼嚴重也會影響第二磨牙的壽命。智齒的拔除牙齒要盡量保留,能不拔則不拔,因為 拔牙可能會傷到神經和記憶力。

  因此,很多人常問:該不該拔掉智齒呢?通常,牙醫會基於下列幾點理由,建議拔掉智齒:
  1.蛀牙:如果智齒蛀牙,除瞭很簡單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之外,那些鄰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術,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的,我們一律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2.侵犯鄰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醫以X光診斷得知。通常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而會倒在第二大臼齒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齒清潔不易,甚至是牙齒部分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不舒適或牙疼。

  3.空間不足:智齒在人類的演化史上,是屬於消逝狀態。因此牙弓也越來越小,空間不足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以萌發的時候最能感覺到腫脹、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忍受這種疼痛感,而決定拔掉智齒。
  4.清潔不易:由於空間不足的關系,智齒常長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以致發生蛀牙現象。

  5.沒有對咬牙:前面提過,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所以,智齒的對面,如果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
  6.阻生齒:通常這是最討厭的一種,牙醫會覺得很難搞定,但病人卻不一定有感覺,因此忽略瞭。這一種類型的牙齒,通常埋在齒槽骨的裡面,如果會痛,或是診斷會有病灶發生的時候,就需要拔除瞭。

  可保留的智齒說完瞭該拔除智齒的情況之後,或許你還有疑問:如果都沒有癥狀,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如果是站在醫生的立場,他通常會建議你拔掉,以避免產生後患,所以是一次痛,終生免疫。不過,如果你覺得智齒沒有妨礙你,那麼,你可以自己決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

  什麼樣的智齒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較正,預計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齒冠周軟組織沒有發炎和疼痛史,智齒沒有齲壞者。
  3.有對咬牙的智齒。

  拔智齒需知如果要拔掉智齒,一定要找專業牙醫。並且,拔牙後應該註意:
  1.通常拔的時間越久,腫脹的時間也會比較久,尤其是阻生齒。
  2.一小時內,所有的血水、口水都要吞下。不可漱口,以幫助血液凝結,傷口復原。
  3.回傢以後,先冰敷一個小時,之後再不舒適,則用熱敷。
  4.如果有發燒現象,第二天可請病假休息。
  5.在牙齦發炎時不適合去拔掉智齒,應服用消炎藥等炎癥消除後再去拔牙。
  6.女生 月經期間不能拔智齒。

相關推薦

▲秋冬空汙紫爆,小心過敏性結膜炎報到。(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一到秋冬交替就「淚眼汪汪」腫泡泡?5歲的楊小妹,日前眼睛及皮膚突然奇癢無比,小朋友忍不住癢,一夜不停搔抓,引發眼睛紅腫以及全身過敏性皮膚炎,隔天一早上幼稚園,整張臉已經腫到變形,連老師及同學...

閱讀詳情 »

 33歲的王小姐因不明原因持續腹瀉、腹悶長達三個多月,經超音波檢測後發現身體異常,再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該名病患的胰臟有一顆8公分大的腫瘤、肝臟也存在5顆以上 5-7 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大且位置分散,醫師建議使用以標靶藥物為主、栓塞...

閱讀詳情 »

▲國衛院與羅氏大藥廠在衛福部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合作癌症治療項目。(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實力以及豐沛的健保資料庫,吸引國際大藥廠來台合作。國衛院今(14)日正式與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羅氏大藥廠簽訂合作備忘錄,初步鎖定癌症基因檢測等項目,國衛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