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等到陽痿再後悔:為它犧牲“性福”,值得嗎?

別等到陽痿再後悔:為它犧牲“性福”,值得嗎?

               示意圖(翻攝自mattdenisonconfused.wordpress.com

 

吞雲又吐霧,交心不二途,人情慾往來,菸絲先開路——香煙常常作為現代社會當中的行禮急先鋒用在社交場合。除了遞煙打招呼外,不少煙民(特別是男性),則會以煙作為一種裝飾或是寂寞的象徵。

 

香煙= 毒物大全

然而,香煙儘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社交禮儀,但它對健康卻是有百害無一利的。雖然不至於一眨眼就送你見上帝,但是香煙的煙霧可謂是毒物大全,根據《環境毒物》中的統計,香煙的燃燒煙霧裡有著175種各色有毒物質[1]。不過這還不是重點,本文將著重探討香煙對性功能的損害。

許多學者已經就吸煙對性功能的影響做了不少研究。在香港,研究人員對819名正常男性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與不吸煙者相比,每天吸煙超過20支的煙民,患勃起功能障礙或性功能障礙的可能性顯著增大;而且隨著年齡增加,他們勃起功能障礙或性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2]。另一篇來自德國的文獻顯示,在1999年到2009年的巴伐利亞地區的統計調查里,性功能障礙患者有2/3都是常年煙不離手的老煙客[3]。

也許,這樣的描述看起來還是很抽象,那麼,我們來具體說說這雲霧繚繞之中都有哪些東西能讓你“繳槍”吧。

 

抽煙者易陽痿

很多女人往往覺得胖男人的性能力較差,這感覺雖然找不到確鑿證據,但是卻強烈地影響著她們尋找伴侶時的行為。實際上,這種感覺是本能的正確指引。胖人的性能力大多不好,這是因為胖人往往血脂較高,而高血脂會影響勃起能力和勃起狀況。

我們知道,陰莖之所以能勃起,靠的是海綿體大量充血。而這種充血必須依靠動脈血的大量流入和靜脈血的少量流出來實現,如果流入的血少了,那麼勃起就會不夠堅挺甚至壓根無法勃起。

而血脂含量過高,就可能附著在動脈血管的內壁,造成血液流通不暢,進而造成動脈硬化。不巧的是,陰莖裡的主幹動脈血管比絕大多數其他器官的主幹動脈血管更細。這麼一來,一旦血脂偏高,你的小弟弟就會首當其衝,受到高血脂的影響。要是那裡的動脈變狹窄了,“開源”就不給力了。如此一來,不管靜脈方面如何“截流”,你的小兄弟也沒法站起來了。[4]

這些又和香煙有什麼關係呢?原來,香煙燃燒後的煙霧裡的尼古丁,可以幫助血脂在動脈內壁附著,這就使得吸煙者更容易因為高血脂而發生勃起障礙。除此之外,尼古丁還能使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對性刺激不那麼敏感。

 

孩子or 香煙,這是個問題

有些煙民可能要說了:“我這人對性福不太感冒,只希望能生個可愛的孩子就行了。抽不抽煙的,要弄出個孩子來,還是很容易的吧。”

嘿嘿,如果你真的這麼打算,那你就要哭死了。為什麼呢?還記得第一段裡提到的那本《環境毒物》嗎?那裡頭所列出的“香煙煙霧有害物質成分錶”,簡直就跟有毒物質清單一樣,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像是什麼芳香烴啦,生物鹼啦(尼古丁也叫菸鹼,屬於此類),重金屬微粒啦,有毒非金屬啦,有毒小分子啦,氧自由基啦,甚至還有放射性氣體——氡!想想看,那麼多毒物吸入了身體,難道對造人沒有什麼影響嗎?

想要孩子的煙客們,睜大眼睛看看這殘酷的現實吧:

1 鎘(Cd)、鉛(Pb)、鉻(Cr)、砷(As)這些元素進入身體後,能讓睾丸出現病理性的組織變化,正常的精子就產生不了多少了。

2)煙草焦油裡頭有些氧化性的基團,可以和DNA緊密結合,這直接導致 ​​生成精子時染色體聯會的紊亂——結果就是受孕率暴跌。

3)一種苯並芘的衍生物,可以和DNA的鳥嘌呤鹼基結合,造成後代的患癌率增加。吸煙者本人也同樣面對癌症的風險。

4)吸煙過程中還會產生各種有毒的氧活性物質,如超氧化物陰離子(O2-)、過氧化氫(H2O2)和羥基自由基(OH•) ,它們不僅損害血管,引起生精功能障礙和畸形精子增加,而且還會使體內促氧化劑/抗氧化劑不平衡,引發線粒體和核DNA損傷[5]。

5)另外,母親吸煙也可能對其兒子的精液質量產生遠期效應。延森(Jensen)等人對來自5個歐洲國家的共1770名年輕男性做了一個關於母親吸煙與他們睾丸大小以及精液質量的相關性研究顯示:與母親不吸煙的男性相比,母親在孕期吸煙的男性精子濃度減少了20. 1%,精子總量也減少了24. 5%[6]。

其實,香煙的危害,如果細細羅列,還有很多可以寫的。現在國家出了禁煙令了,不管別人如何,我想,大家從自己做起吧。最明顯的事實和價值,是不需要靠說教來普及的。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別人,讓世界少一點煙臭,多一些花香吧。

所以,不管承不承認,香煙的危害就在那裡。至於你的小兄弟,別指望它在你的煙癮之中還能創造奇蹟。

---

vi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Tg1MjI3MzY2MQ==&mid=209772195&idx=1&sn=5e642abf451e45ed780b638857aca648&scene=1&srcid=0320Qw6CWaV5CfbqXXqlkos9&pass_ticket=RKFzjXBFZVJ2rjvH62O9x4obVd%2Bj6SKuJvKIcms3sNE1AM732Lz6WS2Um1Xg6zHk#rd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斯卡羅》電視劇話題十足,收視率驚人,但劇中飾演琅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卻在日前傳出死訊,外傳他原本為腮腺癌,轉至淋巴癌,因已至末期,不幸過世,享年42歲,令人惋惜。 相較於乳癌、肺癌、大腸癌等,國人對於淋巴癌相對陌生,依照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冠境外移入新增2例,分別由俄羅斯與立陶宛入境,都在檢疫旅館出現症狀採檢確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周專家會議將討論境外移入解隔離條件是否加嚴。 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案16037為俄羅斯籍20多歲女性,未接種新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是不是曾遇過家中長輩聽電台廣播或看電視廣告就買回一堆奇奇怪怪的藥?要如何知道這些藥品是否經過核准?是否合法製造?以及該如何正確服用?食藥署提醒民眾,掌握下列幾項原則,輕鬆看懂用藥說明。 台灣藥品依安全性分為3級,但許多民眾走進藥局,面對許多藥物卻是霧沙沙,台北市藥師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此外,疫苗施打的部分,因假日施打人數較少,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為39.58%。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由於目前疫情相對穩定,指揮中心接下來將思考如何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