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別把健忘當老化 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別把健忘當老化 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家中的長輩年紀大了之後,是不是變得較健忘、東西亂丟或是常反覆問同樣的問題,可別以為這是老年人的通病,當心他們可能罹患失智症了。

隨著臺灣人口持續老化,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占總人口11.8%,臺南市高齡人口比例更高達12.46%,因此,失智症議題也逐漸被大眾所重視。過去失智症常被稱為老人癡呆或老番顛,認為人一旦年老就會變成這樣,但其實失智症是由於腦部的退化或病變所引起,大部分失智症是由阿茲海默症引起。

記憶退化、判斷力差 為失智症常見症狀

失智症患者最常見症狀為記憶力減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弄不清時間地點、言語表達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判斷力變差、行為和情緒改變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親屬常以為這是老化正常現象,因而延誤就醫。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可延緩失智症狀

為了關心失智長者,應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可延緩失智症狀發生,使長者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立,此外,為減緩失智症的發生,平時應鼓勵長者動動腦、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多運動及社會參與,即使只是出門散步或是在附近公園泡茶聊天,都遠比悶在家中好。

除此之外,預防三高、不抽菸、遠離憂鬱、避免跌倒受傷等也都是很好的失智症預防方法,避免跌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平時應注意居家安全,移除或固定妥易絆倒長者的電線、地毯等,並於浴室等濕滑處裝設防滑設施。

關懷身邊長者 若有異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外出時儘量穿著明亮舒適的衣物,注意周遭環境,行走時腳步踏穩慢慢走等,當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失智症狀時,建議可至醫院的神經內科、身心科、精神科或高年科進行詳細檢查,即使被確診為失智症亦不必緊張,只要及早發現並經過妥善的治療及控制,大多數長者的日常生活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最後,臺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從現在開始,應多關懷你我身邊的長輩,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失智症,讓他們都能情深憶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0歲男童突然腹痛,且吃完東西沒多久就吐,本以為是急性腸胃炎,但症狀持續3天無明顯好轉,經由腹部X光檢查發現,男童左上腹阻塞大量腸氣,電腦斷層則顯示遠端小腸阻塞合併部分缺血,白血球數值升高,腹部有壓痛合併反彈痛情形,緊急開刀後病人恢復良好。 梅克爾憩室合併發炎 繫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張小妹2歲半時看東西總是無法正視物品,媽媽也發現他走路姿勢怪異,到醫院就診後發現醫師發現,張小妹雙眼皆水晶體混濁,確診為雙眼先天性白內障。快3歲時張小妹右眼視力僅存0.2、左眼幾乎看不見,3歲半時左眼置換人工水晶體。4歲2個月時進行右眼手術。透過配戴眼鏡及定期追蹤,...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藝人溫翠蘋的妹妹104年罹患乳癌,但因為中途接受其他非正規療法,病情惡化於近日病逝。事實上,乳癌的早期治癒率逾9成,乳房完全切除手術對大多數女性生理及心理造成巨大壓力,只要早期發現,患者與醫師可一同討論最佳治療方式,一樣可以保留乳房。 術前治療可將腫瘤縮小 保留大部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5歲的曾女士1年前摸到乳房有無痛腫塊,最近發現乳頭不時的流出分泌物,曾女士僅以紗布敷在乳頭部位,直到疼痛難當,才到醫院檢查,檢查後發現這名患者腫瘤長大到5公分,已經侵犯到乳頭、連腋下也有淋巴轉移的現象。 化療加上標靶治療 有機會保留乳房 阮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任施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