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再喝手搖杯茶了,你不知道的四個真相!!

別再喝手搖杯茶了,你不知道的四個真相

根據統計,臺灣近 5 成的學童每天要喝 1 瓶飲料,名列世界第 2。而靜宜大學的研究則發現,
19 到 44 歲的男性每週飲用含糖飲料的次數為 10次,女性也高達 7次 。

 
● 1.過量的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國人每日平均糖類的攝取量限制為 45 克(這個標準今年被預告下修 50%。),而 1 杯 500c.c. 的多多綠茶就有大約 112 克,是容許量的 2.5 倍;由於手搖飲料通常沒有標示含糖量,尺寸也不小,很容易就會讓人吃進過量的糖。
 
如果你認為點「半糖」就比較安全,董氏基金會在去年也針對全台 10 家連鎖手搖飲料業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 6 成的半糖茶飲含糖量高達 7 至 8 分,甚至有 1 成的含糖量與全糖相當。著有暢銷書《Digestive Health with REAL Food》的營養師 Aglaee Jacob 指出,過量的糖會導致體重增加、糖尿病、免疫系統受損,以及提高心臟病、近視甚至癌症的風險。
 
 
 
另外,依照《康健》雜誌的報導,含糖飲料大多是使用人工高果糖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由於其代謝路徑不同於其他糖類,是直接由肝臟儲存成脂肪,處理的程序就像酒精,所以還會導致三酸甘油酯的升高(與膽固醇含量過高均稱為高脂血症),以及提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
 
高雄長庚泌尿科的主治醫師李偉嘉也發現,老鼠在被餵食 60% 的高果糖飼料 3 到 6 個月,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膀胱失能,研究已經發表在 2008 年的《美國泌尿科醫學期刊》。加拿大 Guelph 大學的成癮症專家 Francesco Leri 則是指出,老鼠會勤奮地去取得含有高果糖糖漿的食物,就像是個毒癮患者。
 
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市面上有部分手搖飲料強調使用天然蔗糖(實際上蔗糖也是精製糖),但台灣營養基金會的執行長吳映蓉提醒,胃裡的消化酵素會將蔗糖立刻分解成葡萄糖與果糖,攝取過量一樣能導致肥胖或脂肪肝。
 
 
 
 
 
● 2.不需要的熱量
 
在 2012 年,全台有 8 家連鎖飲料業者響應產品熱量標示,其中清心福全企業集團的協理陳柏希表示,南台灣點一杯飲料平均約 550 大卡,相當於一杯 720c.c. 的全糖珍珠奶茶,熱量接近於一個便當。根據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成年女性單日攝取的熱量是 1500 到 1800 大卡。
 
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的馬弘桓醫師也指出,由於飲料常使用的高果糖糖漿不會降低大腦食中樞血流,也就是不會產生飽足感,更容易讓人攝取過多熱量。
 
● 3.不是茶的茶
 
英國 Oxford 大學的化學博士陳耀寬提到,有些飲料廠商會使用茶精(香精)讓味道與口感保持甘順,避免產生茶葉久泡會有的苦味「茶鹼」,但是,作為不含茶葉的人工合成物,茶精對於代謝系統、肝、腎都會造成一定損害。
 
台安醫院的營養師劉怡里說明,如果空杯上殘留著很濃的茶味,就有可能是添加茶精;因為以一罐 1000c.c.,成本 800 元的茶精而言,就足以泡出 100 萬 c.c. 的茶。
 
 
 
● 4.細菌污染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謝明哲表示,當飲料中添加越多東西,像是冰塊或者珍珠,其受到污染的機率也越高。
 
北醫在 2009 年針對市售手搖杯的檢驗報告便指出,有高達 9 成的手搖杯飲料生菌數超標(如果飲料中含有奶珍珠或椰果,則是全數不合格)、7 成驗出大腸桿菌群、4 成內含防腐劑,甚至有台北縣知名的珍珠奶茶業者,其生菌數超過法定標準的 2100 倍,一杯就有腹瀉和腸胃炎的疑慮。
 
而在去年,桃園衛生局也曾針對當地 75 件手搖杯與早餐店進行大腸桿菌抽驗,最後,知名的清玉及舞茶道手搖飲料包含在不及格的 13 件當中。
 
如果此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喔!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年假即將收尾,很多人都擔心過完這個年不知道要肥幾公斤,也有人認為,年假期間內,交通事故率會遽升。甚至會有更多人輕生,外媒CNN以美國為例,提出不同數據。 1.  假日一定暴肥? 美國多項研究顯示,假日期間人們增重平均只有大約1到2磅(不到一公斤),所以,「...

閱讀詳情 »

玄米就是中國的糙米。目前在市場上的售價大概是每公斤25元左右。不過日本和韓國的玄米又可以指另外兩種米即炒過的大麥和經過日曬超過60天的大麥。它具有一種非常厲害的減肥效果,我們一起看看吧! 推薦方法:日本玄米酵素 配料:糙米2杯、紅豆30g、鹽3g 具體做法 1、將糙米和紅豆漂洗乾淨後,泡3個小時。...

閱讀詳情 »

高油脂、高蛋白質類的酸性食物吃太多,身體容易發炎。預防作法是多吃天然、少加工的鹼性食物,少吃過度加工的酸性食物。糖吃多了,不僅肥胖也會形成易發炎、過敏的體質。口乾舌燥、嘴破等火氣大的發炎症狀,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前兆!多攝取大量新鮮蔬果、魚類、橄欖油,其中的ω-3多元不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但如果在捐血前吃了富含高油脂的食物,卻有可能因用餐後血中的三酸甘油脂升高,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乳糜血,一般會銷毀不使用。台北捐血中心醫師謝輝和表示,鍋貼、水煎包、炸豬排,在烹調時,食物本身就吸附了相當程度的油脂,甚至火鍋高湯飲用過多時,都會造成乳糜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