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別使用「血管支架」,小心恐致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別使用「血管支架」,小心恐致死

心臟疾病僅次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臺灣前10大死因第2名,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不僅危險性高,病例數量也因人口老化及國人飲食西化而逐年增加,症狀較輕者可採用藥物治療,嚴重者則可能需要做血管繞道手術,或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甚至置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加以治療。

1個月~3個月 會被血管內膜覆蓋

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為第3等級醫療器材,是先利用氣球擴張撐開血管狹窄處,再將置於氣球導管上的支架引導至血管患部,由於支架對狹窄處提供支撐力,可讓血管保持管徑的擴張狀態,減少血管壁回縮或血管內層剝離,可維持血流暢通,一旦置入血管,1個月至3個月後會被新生的血管內膜覆蓋,不需手術取出,而是永久留在病患體內。

出血、心律不整、腦中風併發症

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運用,提供患者開刀外的另一個選擇,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但亦有其風險,包括可能有出血、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惡化、過敏休克、死亡等併發症,一定要先經醫師就個人病情進行溝通、評估,才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詳閱術前須知 醫師提供正確資訊

食藥署提醒,病人在手術前請詳閱術前須知及手術同意書,醫師也要在術後提供正確的服藥及照護資訊,病患若有疑慮,須立即向醫師諮詢尋求協助,也可至食藥署網站的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產品相關資訊,另患者術後若發生醫療器材引起的不良反應,可通報衛生福利部建置的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什麼!罹患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變,甚至還要洗腎?」烏日林新醫院腎臟內科邱智弘醫師表示,在診間遇到不少民眾都不知道,其實血糖與腎臟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統計目前在接受洗腎的病人中,其中竟有25-45%是因為罹患糖尿病而走上洗腎之路,可見得糖尿病是國人最常見的洗腎主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31歲的陳小姐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堅守教理,認為婚前不可有性行為,因此即使交過男友仍未曾有過性經驗。今年初因陰道異常出血而就醫,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有多顆息肉,必須透過手術切除息肉組織,但手術可能導致處女膜破裂,陳小姐明白告知醫師自身困擾之處,與醫師討論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體重過重、肥胖有時候不全然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存在一些難以控制的先天或外在因素。不過也有很大部分是我們可以付出一些努力去做到的。近年來,全球肥胖盛行率20年來成長一倍,台灣地區從11.8%增加到 23.0%。 雅德麗生活診所陳彥伯醫師表示,以前在手術室擔任麻醉科醫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是否有一覺醒來發現頭歪、疼痛的落枕經驗?該如何緩解治療?落枕可絕非成年人的專利,曾有位7歲的吳小弟弟,因為嚴重落枕疼痛,頭一直歪向一邊,家長協助熱敷、嘗試民俗療法等,經過一個多星期都未見改善,直到前往復健科就醫,經物理治療師治療後,大幅改善,頭終於不必再歪一邊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