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初學高爾夫揮桿動作要領

瞄球(ADDRESS)

在完成掌握懂得握桿後,下一步就是要做好擊球準備,包括正確站位,準備好擊球前的身體狀態,根據擊球目標確定雙腳位置。之後將球桿放在球後,對準球。以上這一組動作的全過程就叫做瞄球。

在站位前,你可以想像從目標到球有一條飛路線,與之平行的有一條腳線。這兩條線之間的距離取決於球桿的長度。你可以想像有一條鐘擺式的和球線,它與前述的兩條線是相關的。

雙腳分開站位應與肩同寬。站位過寬會妨礙在揮桿時做正確的轉體動作。站位過窄,揮桿時會因為未站穩而失去平衡,正確的站位與瞄球還包括兩臂伸直,後背正直,屈髖和屈膝的動作。用手舉起球桿,在球的方向一側伸直身體,想像一下球的飛行路線。伸直手臂,略屈髖,將球桿直接放球的後面。使桿面恰如鐘擺一樣或是“正對”飛行路線。此時目光盯準目標,以便開始揮桿。

揮桿(SWING)

瞄球是揮桿的準備工作,揮桿總是先後擺球桿,經過上揮達到揮桿頂點,然後球桿再向下揮,盡可能擊中甜蜜點,球被擊中飛後球桿向前上方順勢上揚,直到結束動作。上述動作全過程就叫做揮桿。

從後舉桿上揮到擊完球,揮桿時不變動桿頭部分,不加手腕動作,整個揮桿動作在一個面中完成。這種技術動作叫做“本·霍根式揮桿”。這位高壇名宿的技術理論核心部分是強調揮桿面(SWING PLANE)。即在雙肩和球桿,球之間存在一面,揮桿過程中球桿或者說桿頭頂端掃過的飛行軌道跡連接起來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傾斜的平面,一切動作均在這個平完成。

近年來美國高爾夫用品作造商已生產出一種“揮桿練習器”( swing machine),目的是練習使用自已的揮桿不偏離揮桿面。本霍根式揮桿是一種平面回轉揮桿,下揮時桿頭從右肩飛出,身體旅轉動作隨之完成,在這種方式揮桿時,球手的肩部保持90度,腰部則保持45度。

傑克·尼克勞斯的揮桿姿勢有所不同肩部角度加大到120度,而腰部角度則減少為30度,下半身仍然維持瞄球時的姿勢,僅僅在上半身做轉體動作,使下揮成為左側擊球。傑克·尼克勞斯式揮桿強調直線擊球,不加任何手腕動作,左腕與球桿合而為一。

不論採取何種揮桿技術,要視乎自己的體型和身高,也取決於自己的體力。

相關推薦

隨地抓起一把雪球,就這麼往前丟,廣場上的每個人都跟瘋了一樣,拚命奔跑互丟雪球,在這場混戰中,目標最明顯的,當然比較容易成為攻擊目標,穿著母牛裝在廣場逃竄,幾乎走到哪就被攻擊到哪。平常人來人往的華盛頓自由廣場,因為這場大雪,成了民眾們的大遊樂場,美國華盛頓當地因為大雪積雪超過15公分,公家機關停止辦公...

閱讀詳情 »

四局下半,Aaron Judge轟出相反方向陽春全壘打,這場比賽,他擔任指定打擊打第二棒,為了要讓球員習慣正式比賽,總教練特別讓法官大人打滿全場,八局下半又來一支3分砲,單場雙響砲,4分打點,3打數2安打2次保送,幫助洋基9:4獲勝。春訓到目前為止,Judge的全壘打產量並不多,只有3發而已,不過,...

閱讀詳情 »

今年回鍋水手隊的鈴木一朗,先前右小腿緊繃休息大約一週的時間。星期四的熱身賽,他歸隊擔任先發左外野手打第9棒,三局下的第一個打席,鈴木一朗在兩好一壞時,追打一顆偏高的壞球,遭到三振出局;至於四局下半的打擊,同樣也是兩好一壞,ICHIRO看準紅中的直球出手,結果擦棒被捕,同樣吞下了三振。歸隊後的第一場比...

閱讀詳情 »

快攻墊步,大車輪扣籃。這位超猛的高中籃球員叫做Mac McClung。他2000年出生今年18歲,身高188公分,而得分就是他在籃球場上最拿手的項目。不只是灌籃,McClung三分外線也能把球送進籃框。他在本季的高中聯賽,靠著傑出的體能條件,加上能裡能外,各種方式都能得分的手段,場均分數居然高達4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