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人命啦!脖子黑黑的洗不乾淨,是大病要來了,看到請轉否則可能會害死人阿!

專家稱,發現「髒脖子」,應快去查血糖

  夏季剛到,人們紛紛都穿上了低領衫和短袖,一些體型較胖的市民發現自己脖子後面總洗不乾淨,很是懊惱卻找不出原因。醫學專家建議,如果發現「黑脖子」,應盡快去醫院檢查血糖,小心糖尿病悄悄纏身。

出人命啦!脖子黑黑的洗不乾淨,是大病要來了,看到請轉否則可能會害死人阿!

(圖片擷取自)

  「黑脖子」是假性黑棘皮病

  脫了高領衣服,6歲的圓圓脖子上莫名其妙地多了黑黑的一圈,媽媽怎麼給他洗都沒用。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圓圓患上了假性黑棘皮病。醫生說,假性黑棘皮病是糖尿病先兆。

  假性黑棘皮病主要是皮膚皺褶處出汗以後不容易干,時常處在濕潤狀態下的皮膚皺褶反覆摩擦,導致此處皮膚增厚、發黑,發生角質化,到一定程度,皮膚表面就形成了一層黑絨絨的皮膚損害,醫學上叫做「天鵝絨樣改變」。繼續發展下去,黑絨絨的皮膚上還會長出一些皮贅。假性黑棘皮病最易發生在頸部、腋窩、大腿根等位置。

  皮膚發黑和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廖琳解釋說,假性黑棘皮病是體內胰島素過多的一種表現。糖尿病是胰島素缺乏引起的。但是在糖尿病的早期和前期,很大一部分肥胖病人體內的胰島素水平並不低,反而較高。說明這些病人體內存在胰島素作用不夠的情況,他們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過多的胰島素會導致機體進一步體重增加,心、腦、腎的負荷增加,血壓升高,並且會極大地加重胰腺分泌胰島素的負擔。長此以往,胰島的功能就會不斷地受到損害,血管也會有比較嚴重的損害。終有一天,當胰腺分泌的胰島素量不足以代償胰島素抵抗的時候,機體就會被查出有糖尿病。從這個意義上講,「黑脖子」可能就是最早期的糖尿病。

  「黑脖子」控制體重能消失

  廖主任說,假性黑棘皮病常見於成年人,但近年來隨著肥胖兒童數量的增加,兒童假性黑棘皮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種病與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可以說,假性黑棘皮病患兒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必須高度重視。她也強調,即使已經有了黑脖子也不要太擔心,只要均衡飲食,多作運動,控制體重,黑色棘皮症就會跟著消失。

  如果發現自己脖子、腋下等處的皮膚發黑,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被診斷為假性黑棘皮病,要定期監測血糖,除要查空腹血糖外,還應同時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並對伴有代謝異常者及早進行干預治療,以防止糖尿病的發生、發展。

  對於「黑脖子」兒童,她建議更要多吃蔬菜、水果、牛奶和豆製品,少吃甜食、咸食,尤其不要讓孩子吃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洋快餐」食品,還要減少含糖軟飲料的攝入。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另外,可以通過科學的運動、有效的鍛鍊來預防糖尿病,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運動種類,但要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保暖。

文章引用自新浪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今(20)日舉辦第12屆理事長交接典禮,臺北醫學大學創校62年來,共計4萬5千多名校友投入醫學、藥學、公衛、生技等領域,表現優異,除了為台灣醫界奠定深厚的研究及臨床根基,校友們深入台灣基層,齊心守護著國人健康。 新任理事長李靜蘭提出「傳承、感恩、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多歲的女大生小優養了一隻可愛的毛小孩,日前開心跟狗狗玩親親,沒想到狗兒冷不防地襲擊,當場被咬得唇開肉綻,傷口深度達一公分,所幸經緊急就醫細心縫合,終於恢復雙唇。 口輪匝肌撕裂傷 恐影響咀嚼、發音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鄭旭堂指出,女大生主要撕裂傷的部位是口輪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3例本土病例,118例境外移入,其中6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而境外移入的國家以越南為最多,有38人;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3例本土病例中,1例男性、2例女性,居住的縣市包含台北市、嘉義縣、台南市。 喜宴群聚感染增3人 台南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1歲的黃小姐大約一年多以前,開始出現全身性皮膚搔癢、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狀,看皮膚科及服用多種藥物,都未見改善。後來因為健檢報告指數異常,轉介到嘉義長庚血液腫瘤科就醫,才確診罹患了骨髓增生性腫瘤(MPN),所幸經過藥物治療之後,病情已經穩定,臨床症狀也大幅改善。 骨髓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