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風阿公的精采人生提案:賈伯斯最推崇的心靈大師告訴你,接受生命的脆弱,你會活得比你想像的更快樂(Still Here) 【內文試閱】兩塊半的新身分 |
凱迪拉克的成功迷思
在六○年代晚期,我被邀請去新罕布夏的一間飯店演講,那是一間別緻而歷史悠久的猶太旅館。女人的妝髮都很講究,依照當時當地的流行畫上藍眼影、黑色染眉膏,穿上時髦的半透明泳裝;男人們都在抽將近三十公分長的雪茄,靠在躺椅上,吞雲吐霧。
我對他們說:「你們真的成功了,不是嗎?看看你們的成就:你們在全國最棒的旅館之一,停車場停滿了凱迪拉克──有些還是勞斯萊斯,你們的小孩念私立學校,銀行裡存著大把的鈔票,你們許多人有兩棟房子。你們享有一切最舒適的物質條件!」
他們全都笑著,看起來很開心,對自己也感到十分滿意。然後,我只問了一句:「這樣足夠了嗎?」
我的問題開啟了充斥著痛苦跟懷疑的潘朵拉之盒,讓我們不禁想去深思,我們的文化向我們保證,老年時,唯有能夠過上足夠舒適的物質生活,我們才會快樂;所以我們才從來不問自己:這樣的努力追求何時才能結束?
世俗的成功並不保證會帶來和平、寧靜、在家般的心安、安康──這些我們原本以為會隨之而來的獎賞。許多人提到,他們感覺自己並非擁有成功,而是「被」成功擁有、受制於成功的表象。他們說,他們雖然贏了,但也正在失去某些東西。
雖然我們很少人能享受到那種社會階級的舒適物質生活,卻發現自己也正面臨同樣的窘境,只會透過工作、擁有的東西和身體狀況,來尋找自我價值跟生死的意義。雖然許多美國人表明對上帝的信仰,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只限於上教堂、廟宇或清真寺,卻不曾走出這些地方,將其應用在解決對老化的疑惑上。然而,了解並相信「無常」的佛教徒或是熟悉靈魂存在的印度教徒們,卻能夠從他們的精神教育中獲得解脫和自由。
--摘自《中風阿公的精采人生提案》,羅摩.達斯/著,袁婉馨/譯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