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冰凍肩纏身 女性和糖尿病患為高危險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冰凍肩多發生在40至70歲的成年人,且又以女性、糖尿病患為高危險族群,另外像是骨關節手術後造成的次發性冰凍肩也滿常見;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楊照彬指出,典型症狀像是肩膀關節活動度變小、肩膀痛等,但疼痛位置多很模糊,患者多較難指出明確疼痛點。

由於冰凍肩症狀和一些疾病相當類似,像是肩峰鎖骨關節病變、肩關節退化、旋轉肌病變等,所以應作進一步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楊照彬醫師表示,治療上多透過熱療、電療、居家運動等復健治療,幫助改善關節角度,但有時仍須仰賴藥物,增加療效。

臨床上,患者若疼痛到無法坐立,甚至影響睡眠等情形,這時會考慮透過在肩關節內注射藥物治療;楊照彬說,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注射在關節內的類固醇懸浮液只會針對患部,對全身健康的影響較小,若不適合施打類固醇的患者,則可考慮利用玻尿酸注射取代。

其他具侵犯性治療,還包括麻醉下進行的關節復位術、在關節囊內食鹽水撐開術等,其實只要和醫師詳細討論,根據症狀選擇適合的治療,都能有效紓緩症狀;楊照彬提醒,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85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今(22)日開始,進入健身房需要出示接種3劑疫苗的證明。指揮中心解釋,因接種疫苗後可不戴口罩運動,且健身房屬於可接觸大量不特定人士的場域,因此提出限制。但細節為何,如何提出證明?對此教育部體育署製作QA,詳細說明其規定。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選手的肩膀、手肘因長期使用而受傷;再加上有時須頻繁跑跳,選手的膝蓋、腳踝也相對容易受傷。為了讓運動選手能夠擁有最好的體態,迎接每一場的訓練、比賽,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復健科李育豪醫師受邀至中大壢中進行運動傷害防護醫療教育。 傷害急性期 控制不適症狀為主 李育豪醫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C先生對工作非常投入,雖然壓力很大,但正值壯年的他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未滿40歲的他,卻突然中風了。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李政鴻醫師回憶,C先生當時是因感到手腳無力,所以趕緊就醫,確診為栓塞性中風。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有心房顫動,而且還有卵圓孔未關閉的狀況。 心房顫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4/22)本土個案新增3766例,與昨日近三千的病例數相比,約增加26%;境外移入數則有93例,包含落地採檢83例及10例居家檢疫採檢。而今日新增之本土個案中,中症患者有11人,以80歲以上長者居多,且半數無接種過任何新冠疫苗;重症患者則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