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冠心症純吃藥?放心臟支架?研究:治療效果差不多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102年國人死因統計,每年高達一萬七千多人死於心臟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常難以在「要用藥物治療?還是裝心臟支架比較好?」問題中作出選擇。過去國外研究發現,在病情穩定下,純吃藥與接受開胸繞道手術或裝上心臟支架患者,5年後的治療效果竟差不多,於是吸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出資、紐約大學主導,針對該疾病進行史上最大型跨國性研究計劃,希望能夠更精確找出冠心症治療方法。馬偕醫院也參與其中,是台灣目前唯一加入的臨床研究中心。

全球將有30多個國家、近400家不同醫療機構,預計8,000名患者將參與該研究計畫。收案條件是藉由心臟掃描診斷心臟缺氧狀況屬於中度冠心症,追蹤時間4至6年,預估2018年結束研究。馬偕醫院將於2015年3月底開始陸續收案,希望能在3到4年內針對30至50位患者進行研究。

台灣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崇烈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症)是因為供應血液回到心臟的動脈變得狹窄或阻塞,流向心臟的血液減少而使心臟局部缺血,導致胸痛(心絞痛)、呼吸急促、上肢疼痛、盜汗、嘔吐等症狀。若心臟動脈完全被堵塞,將導致心臟病發作或造成心臟組織損壞,臨床表現常為穩定心絞痛、急性冠心症(不穩定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猝死。

馬偕紀念醫院放射科資深主治醫師惲純和補充,近年來,使用電腦斷層掃描來協助早期心臟血管狹窄的診斷已廣為醫界和病人所接受。主治醫師會針對冠狀動脈狹窄病人,其心肌缺血的風險程度分級及分組,在心導管治療小組及心臟外科團隊協助下,進行臨床常規醫療的程序,如:保守藥物治療或心臟血管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支架置放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今(18)日再度針對自己要買500萬劑BNT疫苗,卻屢遭「技術性拖延」發出8點聲,並盼會見蔡英文總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正式善意回應,「總統不排除跟郭董見面」,「也會進行一些相關的安排」。 郭台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風靡亞洲的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近期因為加入11年的成員李光洙要離開,讓不少粉絲大呼不捨,其實成員中的老么梁世燦也有許多支持者,招牌暴牙更是成為成員與來賓的話題與笑點。對於現代人愈來愈注重牙齒的美觀,如何展現出吸引人的亮眼微笑,醫師提醒,重點不是只有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死亡人數仍在高峰未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75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儘管單日確診人數已經是連續第5天跌破200例以下,但單日死亡人數卻僅短暫一天跌破至個位數(最低8例)即又回升到兩位數。指揮中心一直強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