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人癌後復建計畫 癌友找到新人生

全人癌後復建計畫 癌友找到新人生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在醫療技術發達的社會,癌友在痊癒後該如何勇敢回歸社會,反而是目前困境,走過漫長化療後需要心理重建,且衝擊的面向還包括身體、精神、家庭、工作等,加上治療後體力逐漸下滑,再度就業比例偏低。亞東醫院成立全人醫療復健計畫「淑宜的幸福小棧」,讓乳癌病友在治療恢復後,建立新生活目標與學習自食其力,提供多元、全人方式照護癌友。
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罹患乳癌後的漫長痛苦治療、心理創傷,如何勇敢回歸社會都是癌友面臨的困境,亞東醫院除了提供篩檢服務也建立癌友的全人醫療復健計畫「淑宜的幸福小棧」,透過販賣健康輕食和手工藝品,在自製自銷和管理營運的過程中找到生命價值,不封鎖自己與社會脫節,學得一技之長、分享抗癌經驗、結交朋友擴大視野,勇敢面對癌後痊癒的新人生。
2014年陳淑宜女士癌症基金會捐獻款項給亞東醫院,打造一部婦女健康篩檢巡迴車,行駛包含偏鄉地區服務金山、石門等,讓45歲至69歲及40歲至44歲有乳癌家族史婦女,只要符合條件的婦女都可以至巡迴車免費接受乳癌篩檢與子宮頸抹片,如果判讀呈現陽性反應,會通知病患須要進一步檢查,可使用快速通道免耗費冗長掛號時間,快速掛號直接進行乳房超音波與切片進行更進一步診斷。
亞東紀念醫院副院長張淑雯提醒,除了平日飲食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多運動、避免晚生育、定期觸摸自我檢查外,高危險族群應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包括年滿45歲至65歲婦女,或有家族史曾罹患乳癌、初經早停經晚、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等。乳房感到異狀應接受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切勿自行判斷延誤治療應即早就醫判斷診治,才能遠離乳癌威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88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創新醫療與健康科技研發中心(IMHTC)亞太營運中心日前在內湖三軍總醫院,舉辦2018 ISSTA德國總會暨台灣分會年會及第六屆國際睡眠醫學與科學專論壇,並同時舉辦睡眠科技產學聯盟(STC)2018第三次教育訓練課程。針對睡眠醫學做精闢分享此次年會邀請到多位國際重量級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近日坊間流傳有助於控制血脂與三高的「南極磷蝦油」超夯,加上保育團體不斷呼籲「別跟企鵝搶食物」,促使「磷蝦油」一詞在網路聲量急遽上升;其實,早在1975年,台灣就打造海功號試驗船前往南極,當時有些專家認為,海功號設備不足以應付南極惡劣環境,沒想到海功號不僅成功遠赴南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時常聽到青少年,因騎車摔倒肩膀導致脫臼,復位後只要做出過肩動作,肩膀就會疼痛,甚至再次脫臼,不僅肩膀很不舒服,就連活動也受限了,因此會依經驗法則將肩膀自行復位,究竟面對肩關節習慣性脫臼,能自行「喬」回去就好嗎?肩關節最易脫臼 先天、後天都是主要因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我有很多病人都是關節痠痛跑去看骨科,照X光發現骨頭有問題跟腫瘤,知道是肺癌後,才來到我這邊。」彰化基督教醫院肺癌暨胸腔檢查治療中心主任醫師何明霖說,肺癌病人通常都要等到腫瘤長到四公分以上,才會出現咳嗽、咳血跟胸痛等症狀,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反倒是因為癌細胞轉移到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