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彰化1名57歲女性,出現胃酸逆流現象,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一食道黏膜下層腫瘤,位於距門牙30公分處,醫師判斷恐為良性肌肉瘤;彰化醫院腸胃科主任楊智超指出,患者在建議下接受3至6個月的追蹤後,進一步以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治療,經化驗確定為良性肌肉瘤。
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可將腫瘤切除,傷口只在黏膜上,且患者可免受開刀所苦,術後恢復快,且不影響腸道本身結構;楊智超說,其實過去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多應用在早期黏膜腫瘤,但經改良後,適用於腸道內壁的腫瘤切除,但仍建議腫瘤應小於1.5至2公分以下。
主任楊智超進一步說明,患者若經由內視鏡檢查發現黏膜下層腫瘤,建議先以內視鏡超音波觀察病灶在黏膜下哪一層,並且評估為良性或惡性,良性腫瘤則建議3至6個月後進行追蹤,但若為惡性病灶,則應立即接受治療。
其實黏膜下層腫瘤經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若病灶位在第2層或介於第2層跟第3層之間,就可藉由內視鏡進行切除;楊智超提醒,平時生活習慣差、有菸酒習慣或體重過重,甚至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就應加強提早預防,才能避免疾病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287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