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入秋進補夯 中醫籲:避野生稀有補品以防「免疫爆炸」

入秋進補夯 中醫籲:避野生稀有補品以防「免疫爆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入秋即可感受進補風氣四起,舉凡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吃補餐館高朋滿座,不少人也會到中藥行採買中藥袪寒補身。台灣人喜愛進補,甚至不少人認為稀有的少見,或難以取得的野生補品更補。也有少數人費心網羅武俠小說中出現,可增加功力或道行的深海、孤島等動植物,深信這些人煙罕至「補品」,更是補力強大;但中醫師表示,有些稀有食材本質不是不好,而是這些補品可能會導致人體「免疫爆炸」。

野生補品比較補? 當心適應不良反「免疫爆炸」

李政育中醫師說明,現代人飲食改變,長期攝取人工栽培及養育的動植物,使之體內的抗體與家禽、家畜一樣已完全被馴化,換言之,就是沒有任何「野性」,而在體內鮮少接觸到危險或困難的刺激因子時,一旦接觸或攝食到這些體內不習慣的食物,人體的消化道免疫系統會自然啟動,但因久無或鮮少接觸這些促進免疫培養與減量的過程,往往會造成「免疫爆炸」,形成免疫過亢性反應。

免疫過亢性反應 引起各種症狀

免疫過亢性反應輕微會讓人出現嘔心、嘔吐、腹瀉、腹疼等症狀,重則可能消化道潰瘍或感染,引發吐餿、便腐臭,甚至糞便出腸黏液或便血,有食道潰瘍或食道靜脈曲張的病人可能引發吐血,中醫稱之「瀉下赤白」、「赤白痢」、「赤痢」、「咯血」、「嘔血」。若反應在呼吸道,則形成氣喘、氣管黏膜水腫;反應在皮膚上,形成皮膚過敏或眼臉腫癢、迎風落淚;反應在血管內膜,則形成後天性免疫過亢性疾病,如脈管炎、皮肌炎、硬皮症、紅斑性狼瘡、貝西氏症(早期西醫翻譯為白塞氏症,中醫稱狐惑症);甚至有癌症因子的人,吃太多中醫稱「陽亢」或「重陰寒」的藥物與食材,將可能引發癌幹細胞的大量活化,快速繁殖形成各種「癌症」。

亂補更傷身! 經中醫建議之補品才安心

中醫師李政育醫師進一步說明,若人體內癌細胞正處旺盛時期,且並未受到抑制或初期緩解,在各癌指數處於超高標準的範圍之下,任何補陽食品或野生動植物藥品,其體內所含促癌免疫抗體抑制乏力時,會立即誘發癌幹細胞大量活化,解除抑癌抗體的抑制,因此很可能觸發舊癌症的復發或第二種癌症的產生或轉移,這在中國人來說,是極常見到的現象。

因此呼籲國人,秋冬進補盡量避免野生或是未經中醫建議之特殊補品,最好還是選擇已被人工馴化栽培或蓄養的動植物產品較為保健安全,以防為了進補養生而產生意外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衛福部日前公布,將在第13期疫苗預約中,開放AZ加上BNT疫苗混打的組合,希望能藉此盡快提高國人兩劑疫苗接種率。儘管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一切還是須依據疫苗實際到貨量安排,但消息一出隨即引發民眾熱論。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廖小姐57歲,過去曾有蕁麻疹病史,狀況穩定不需要吃藥,但在打完第1劑AZ疫苗後,當天晚上身體發熱,皮膚開始起一小塊一小塊癢疹,雖已吃了西藥控制,沒吃藥又開始搔癢,反覆1個月仍未痊癒,於是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經詢問發現,晚上發作較厲害,因此影響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人對上醫院卻步,然而,有些關節損傷病人不得不就醫。對此,高醫附設中和念醫院骨科團隊、經濟部工業局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高醫舉行「醫療器材產業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之「臨床場域建置」揭牌典禮,這是國內首創為骨科手術患者之智能肌力訓練,而建置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夜7次郎,對於許多上年紀的男人來說,這可不是件開心的事,夜裡頻頻起床上廁所,如果一個不小心,還可能跌倒骨折,醫師提醒,夜尿是身體警訊,主要原因為攝護腺肥大,但也可能因為心臟病、糖尿病而導致排尿次數增加,不可不慎。 夜尿影響生活品質 多數男性未積極就醫 近幾個月來,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