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用藥把關 「五要五不」

兒童用藥把關 「五要五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目前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胃炎的盛行時期,許多染病的兒童都需要服藥治療。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兒童使用藥品時,應特別注重安全性,以「五要五不」的理念把關,應於就醫或領藥時,諮詢醫師、藥師,了解藥品的使用方式及可能的不良反應;若用藥後出現不良反應,可立即通報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未正確使用藥品,不僅可能造成藥效無法發揮,更可能提高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尤其兒童的身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排除等功能,都與成人不同,對於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也多呈現不同的敏感度及嚴重性,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相對較高。

建議家長,兒童用藥應採五要五不的重點,五要分別要是核對藥袋資訊、要使用正確的給藥技巧、要注意兒童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要記錄兒童過敏的藥品、如有疑問,要諮詢藥師或醫師等。而五不則是,不要自行購藥給兒童使用、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不要任意放置藥品、不要自行使用以前未使用完畢的藥品、不建議藥品和果汁、牛奶一起使用等。

衛生福利部為確保藥物安全和醫療效能,目前已建置藥物安全監測,可即時監視國內外藥物安全訊息,包括設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並對於藥物安全性和療效隨時評估。因此,若醫療人員或病患,疑似因使用藥品造成不良反應發生,或發現疑似不良品,可通報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臟癌確診時,通常約有80%患者的腫瘤細胞已發生轉移,增加治療難度。對此,中央研究院李文華院士帶領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與中國醫藥大學新藥開發中心之跨機構研究團隊,破解胰臟癌細胞的訊息傳遞機制,並合成多胜肽分子,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研究成果已於3月初發表在國際期刊《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嬰幼兒得到腸胃炎時,腸道中代謝乳糖的酵素(乳糖酶)可能被破壞,所以會出現暫時性乳糖不耐症,情況甚至會維持數週。因此,在急性期時,有些醫師會建議將沖泡奶粉稀釋以降低乳糖,但養分與電解質也會被稀釋掉,所以不適合長期飲用。兒童腸胃炎 不禁食好的快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連假期間放縱自己大吃大喝、作息不正常,收假後上班發現皮膚出現暗沉、細紋、色素不均或冒出痘痘,尤其熬夜容易引起皮膚缺水,導致乾癢、泛紅,紋路悄悄爬上臉。皮膚科門診發現,連假過後常會遇到這類患者希望進行肌膚搶救工程。 晨悅診所張皓強醫師表示,臉部皺紋可分為動態和靜態2種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季節交替是頭皮問題的旺季,春季來臨也加劇了落髮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年齡在25歲到65歲,有掉髮或是禿頭困擾的人,高達400萬人,甚至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那頭髮日漸稀疏怎麼辦?落髮治療多元 醫師籲請專業醫療評估雙和醫院皮膚專科陳昱璁醫師表示,落髮常見因素,如雄性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