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

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每到寒暑假,許多家長便帶著小男生到小兒外科門診求診,主要訴求是「割包皮」,但多數案例經醫師檢查後,狀況正常並不需要手術。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表示,包皮是用來保護陰莖,但有些家長認為,小嬰兒時期就該讓龜頭早早露出,以便出人頭地,但其實是揠苗助長的行為。

陳肇真指出,家長常認為小孩的龜頭應該早早露出,生殖器會長的較大、功能較好;同時也覺得,包皮會藏污納垢,因此經常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清洗後再將包皮蓋回龜頭之上;然而,此作法會將較窄的包皮口,強行通過較寬的龜頭,會容易造成包皮口附近裂傷,當裂傷癒合結疤後會形成瘢痕。

其實,包皮的作用是用來保護龜頭,嬰幼兒的包皮與陰莖龜頭有一層薄紙狀的沾黏,這時期並不適合將包皮後拉露出龜頭,否則會使皮膚剝離造成出血、結疤和包莖。陳肇真提醒,沾黏的部位不會藏污納垢,不需要特別露出龜頭清洗。到了幼兒期,兒童間歇性的勃起和脫落的包皮屑,會將包皮內層和龜頭自動分開。根據經驗,有三分之二男孩,到6歲時仍有部分沾黏,但若無不適症,應不需包皮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需要動割包皮手術,多半是包皮龜頭炎、膀胱輸尿管逆流、包莖嵌頓,包皮口狹窄導致氣球現象排尿不順。至於有人主張,割包皮可減少性伴侶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目前並未有前瞻性研究結果可支持。

割包皮引起後遺症的機率低僅有0.2%,但有些狀況仍需留意,陳肇真提醒,若切太多會造成傷口裂開、出血、尿液滯留、陰莖龜頭傷害和尿道皮膚廔管;切太少則容易有贅皮;包皮與龜頭間的緻密沾黏,造成勃起疼痛等。建議找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手術,提前釐清手術的適應症、禁忌症,並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7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外電編譯】沒有人能確切地指出該怎麼做才能擁有一段成功的感情,不同的經歷會造就不同的情感,愛很難有確切的標準;然而,一段關係如果隨著時間惡化或導致失敗,其原因卻是有跡可循的。   是什麼原因讓人們想要離開一段感情,又是什麼促使他們想要在一起?對此,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探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旦在公共場所聽到有人咳嗽,多數人反應通常會相當驚慌,但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王美文藥師提醒,臺灣是海島型氣候,環境中的過敏原,可能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反應,但只要用對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等藥物,即可緩解過敏症狀,不必過度擔憂。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緊湊,常常容易覺得疲倦,久了積勞成疾,卻不意察覺。家庭醫學科醫師Matthew Goldman強調,充足睡眠是健康的關鍵。然而,你的疲倦感,是睡眠不足,還是疾病發出的警訊,快來看看醫師整理常見問題。Q: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夠?A:你需要的睡眠時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是否公布患者位置一直爭議不斷,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公開第1例至28例所在縣市分布。根據系統的查詢方式,可以推測第26例在新北市,如果從疫情開始至今,雙北病例數相加,總數達到12人,顯示目前雙北是台灣風險最高區域。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