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率更高達46%,代表每兩名患者,就約有一人死亡。

亞洲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 總死亡率只下降2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歷經三年多努力,結合15家醫院、27名專家、教授,終於發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王俊傑醫師指出,根據歐美研究報告,歐美白種人使用華法林藥物後,總死亡率下降64%;可是亞洲人(包括台灣人)用藥後,總死亡率只比安慰劑下降26%。

此外,使用華法林必須定期抽血檢測凝血功能,劑量過重會造成顱內出血,劑量過低則無法預防中風,而亞洲人、台灣人的用藥安全範圍更狹窄。

許多食物、藥物 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指出,許多食物、藥物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華法林又稱維生素K拮抗劑,只要任何含維生素K的食物,都會造成影響,從綠色蔬菜、咖哩、辣椒、芒果、柚子,到一些常見中藥材,都可能干擾療效,門診曾遇到吃素患者抱怨沒東西可吃,由於飲食、用藥禁忌甚多,常造成患者很大困擾。

相較之下,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s)較適合亞洲人。江晨恩醫師分析,研究數據顯示,非亞洲人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與使用華法林藥物相比,中風、全身性栓塞風險只下降15%,而亞洲人下降幅度達35%。

新型口服抗凝血藥 較適合亞洲人
此外,研究報告也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可以比華法林多降20%的死亡率。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亞洲人可以比華法林更減少43%的大出血,減少68%的腦出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其他優點還包括不需監測、固定劑量,而且有些逆轉劑(即俗稱的解毒劑)已經上市。

因此在2016年版的指南中明確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應全面取代華法林,成為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腦中風第一線用藥。但醫師也提醒,如果病患合併有中重度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曾接受機械性瓣膜手術,或有第4或第5期腎病變的病患,則只能使用華法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拉近文化零距離!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的「Aliyang原住民族網路廣播影音平台」7月正式啟動!除了具有網路瀏覽功能外,同時也推出手機「原視TITV」APP應用程式,希望能藉由行動科技的結合,讓原住民的好聲音和多元文化受到更多關注、一鍵傳千里!「Aliy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天氣熱,難免想吃冰消暑,但小心,若常常靠吃冰解熱,不但可能會讓肥胖找上門,還可能造成腸胃蠕動減緩等身體狀況;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營養師黃瑞培指出,尤其像是女性,恐會因冰品導致子宮的血管收縮,進而影響到消化、呼吸等系統功能。若為火氣大、體質較為實熱的民眾,偶而吃冰無妨,但若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各種夏令營出籠,看得家長眼花撩亂,而設計精良的教育性營隊,確實能帶給孩子很大的啟發。國內首創以國中生為參加對象的第一屆「男丁Girl護理營」,今日(19日)在亞東醫院舉行。包含兩位「男丁」和33位「girl」,總計35位國中同學,穿著護師服,在神聖的護理師宣誓「傳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科技進步,數位化商品也成功運用在假牙製作上,以往只有在假牙製作流程中的某一步驟以數位化進行,現在已趨近一條龍方式,從治療開始到假牙完成,完全以數位化進行製作;尤其是所費不貲的植牙手術,不但可降低材料或人為上的缺失,還可讓植牙製作更加精密、誤差更小,成功率大幅提高。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