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做環保結果細菌超標 洗手乳容器是禍首 | 健康達人網

做環保結果細菌超標 洗手乳容器是禍首 健康達人網

洗手乳細菌超標?問題其實出在容器長久未清潔,尤其為了環保買補充包倒進去,或是大瓶倒進小瓶,結果細菌反而有更多時間繁殖。解決之道是洗手乳的容器應定期清潔,晾乾後再裝新的洗手乳,或是用密封包裝洗手乳,用完就丟,根本杜絕細菌滋生。

洗手乳不但在公共場所,一般家庭也漸漸取代肥皂而普及,不管是否是抗菌成份,其實都潛藏細菌滋生的溫床。只要是罐裝或掛在牆上等按壓式容器,清潔人員或家庭成員一般都是看快用完了,就直接用補充包或大瓶添加,結果洗手乳是新的,容器卻一直沒變,無數人按壓容器,結果帶來細菌、又有足夠時間繁殖,雖然用洗手乳洗了手,但反而有可能透過手把細菌吃下肚。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因台灣氣候潮濕,即使像洗手乳,開封後應盡速使用完畢,公共場所或一般家庭應注意清潔洗手乳的容器,不要一直用補充包或大瓶洗手乳添加,而應該先定期清洗容器,並且將容器晾乾,再重新裝填洗手乳,即使洗手乳含抗菌成分,亦需遵循此原則處理,以防範細菌滋生。或是買密封包裝洗手乳,用完即丟,或是感應式給皂器,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此外,正確濕洗手步驟包括取皂、搓揉、沖水和擦乾手部,大約需要 40-60秒;並應擦乾雙手。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統計數字發現,台北市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289.56人,低於全國平均的309.8人,且為6都最低,但有些癌症威脅仍不能掉以輕心,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指出,在台北市10大癌症排行上,以「大腸癌」、「乳癌」分居男女性的癌症首位;衛生局今年就安排96場免費整合性...

閱讀詳情 »

▲下背痛已經是現代台灣人的通病,但輕忽這項警訊,拖久了可能拖出大毛病。(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彰化報導 根據文獻統計,下背痛已經高居就診原因第2名,國內脊椎治療專家、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主任胡名賢看過太多人輕忽一開始的疼痛警訊,一拖再拖,下場就是椎間盤突出到不得不動手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彩色口罩日前傳出色料有致癌疑慮,引發一陣市場恐慌,食藥署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大動作抽驗市售醫用口罩及非醫用一般口罩產品,共112件的檢驗結果今(18)日出爐,一一檢驗「禁用之偶氮色料」及「游離甲醛」項目,結果全數符合國家標準規定。食藥署說,偶氮色料在高溫200度下才有可...

閱讀詳情 »

北部某醫院爆出院內疫情,有餐廳甚至直接拒絕醫護入內用餐。嘉義大林有位徐先生聽聞相關消息,今(17)日決定開3個多小時的車北上,將100杯飲料送到該院,以行動對醫護加油打氣。徐先生認為,醫護所處環境相當危險,各個心理一定害怕,盼此舉能讓醫護們更有信心。徐先生也表示,如果醫護持續受到排斥,他願意再北上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