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別以為喝水只要咕嚕咕嚕灌下肚就好了,該怎麼喝、什麼時候喝、喝多少……可是一門大學問!

人可以三個禮拜不吃東西,卻無法三天不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平衡,是維持健康及美麗的首要條件。常聽到一句廣告詞「沒事多喝水。」但你知道嗎,水不是喝愈多愈好,如何正確補充足夠的水分非常重要,什麼時候該喝水?水到底喝夠了沒?在對的時機喝對的水,才能有效補水,讓身體更健康!

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早上一杯水  美容排毒

 一天之間最重要的飲水時機,便是早上第一杯水,它也被稱為美容水、排毒水。夜晚睡眠時,人體會通過尿液、皮膚、呼吸等消耗大量水分,起床後身體處於缺水狀態,第一杯水可補充因代謝失去的水分,增加血容量,稀釋高濃度血液,促進新陳代謝,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

別渴了才喝水

口渴,是人體自然的生理反應。然而,這個反應是人體水平衡失衡發出的警訊,當我們感覺口渴時,多半已經開始有輕微脫水現象,身體的功能已開始下降。為了讓身體機能保持在最佳狀態,最好養成時時喝水的習慣,不僅是為了解渴才喝。

運動前、中、後都要喝水

大多數人習慣運動完了才補充水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在運動前、中、後都要喝水,並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運動前喝水能使身體血液中水分充足,運動時血液流動才會更順暢,供應肌肉與細胞充足的氧氣與養分,也可避免中暑;運動中時,最好每十到十五分鐘補充一次水分,讓身體保持最好的狀態;運動後,可以喝點蜂蜜檸檬水,裡面的糖分、維生素及鹽類能修復與重建肌肉組織,幫助恢復體力。

小口慢慢喝水

 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最好能小口小口慢慢喝,讓身體細胞有充足的時間吸收水分子,保持身體水分平衡。猛然喝水,恐怕會增加腎臟負擔,不但容易嗆到、吞進太多空氣造成腸胃不適,甚至會快速沖淡血液濃度,導致「水中毒」!

常溫下開水最解渴

盛夏烈日炎炎,很多人都喜歡來一杯冰涼的飲料,但事實上冰水卻很傷脾胃,也可能造成腹瀉或身體狀況失調,若想要降溫解渴,略低於體溫的涼水最適合,將煮沸開水放置室溫自然冷卻後的溫度,最容易被人體吸收,也能迅速解渴。

瓶裝水盡早喝完

許多人會購買市售的瓶裝水飲用,常常直接口對瓶口直接喝了起來,這時容易將細菌帶至瓶口處,若未喝完,在炎熱的天氣及無防腐劑的環境下,細菌將大量繁殖,因此打開瓶裝水後要盡快喝完,也不要重複使用同一個瓶子喝水。

 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更多精彩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82/7月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不僅誘發氣喘、過敏,提升肺癌風險,你知道嗎?空氣汙染中的懸浮微粒還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機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最新小鼠研究證實,懸浮微粒「開啟」人體細胞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的通道,提高染疫風險。 空氣懸浮微粒會提高表面蛋白濃度 進而提升染疫風險 陽明大學急重症研究所所長許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本土疫情延燒,全國3級緊戒維持近1個月,各企業陸續調整為居家上班,學校遠距上課,民眾不出門宅在家,隨著疫情持續,天天看著確診相關新聞,不免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心裡快要悶出病來。面對突來的生活改變,如何宅在家不悶壞,保持正向思考呢?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給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疫情再漸緩!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274例,新北市162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63例,桃園市與苗栗縣分別有15例跟12例;北市聯醫再傳陽明院區急診室群聚,指揮中心強調,防疫物資中央都有配發到地方,如果醫院仍有不足,可以直接與指揮中心聯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多數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可能連自己翻身或起床等平凡的動作都無法獨立完成,許多重度症狀的患者甚至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但仍無法深入病因改善,以致病情遲遲不見好轉。不僅病患喪失活動自主力,家人也因為長期照護備受壓力。然而,帕金森氏症並非「不治之症」,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現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