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血並非都是痔瘡,也可能是直腸癌的危險信號!

便血並非都是痔瘡,也可能是直腸癌的危險信號!
    便血是內痔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所以,一般人總是把便血當作是痔瘡發作。由於這種誤解,許多人一有便血往往自己用點治療痔瘡的栓劑,症狀多半能有所好轉。

    便血是內痔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所以,一般人總是把便血當作是痔瘡發作。由於這種誤解,許多人一有便血往往自己用點治療痔瘡的栓劑,症狀多半能有所好轉。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便血可能是直腸癌的一個危險信號,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

  痔瘡表現為在排便後肛門內出血,血色鮮紅,不與糞便相混或便外錶帶血,繼而滴血,甚者可見噴射狀出血,便後出血即自行停止。內痔出血一般為間歇性,糞便乾燥、疲勞、飲酒、過食刺激性食物常為出血誘因。少數患者由於長期反覆的痔出血,可以發生嚴重貧血。內痔分為四度,Ⅰ度:便鮮血,痔不脫,便後出血停止;Ⅱ度:便鮮血、伴內痔脫出,便後自行還納;Ⅲ度:便血減少,勞累或腹內壓增加內痔脫出,需用手還納;Ⅳ度:內痔脫出不能還納。

  直腸癌表現為:排便習慣或糞便性狀的改變,多數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帶血及粘液。有時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大便變細。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注意有無貪血、消瘦、乏力、水腫、低蛋白血症等全身症狀,腫瘤壞死或繼發感染時,患者常有發熱。

  直腸癌是癌症疾患中少數幾種可以預防的疾病之一。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生活習慣方面:減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少喝酒,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加強日常規律的體育運動。

  2.發現早期病變:一次性直腸、乙狀結腸鏡,可以安全地檢查腸癌的好發區域,不需要預先化驗,無痛苦,不會發生交叉感染。可以在腺瘤、息肉等良性病變階段及時發現,只需要做一個很小的手術就可以把這些定時炸彈清除。這種檢查3至5年做一次,花費也不多。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懷孕期間女性生理會發生極大的變化,深怕皮膚不再白皙透亮,臉色憔悴發黃變成黃臉婆。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洪怡錂表示,懷孕到生產本身是傷血耗氣的過程,但生產完後不是每位媽媽都一定會快速變老,老化速度主要與身體氣血充盈度有關,但皮膚發黃原因多,需要仔細鑑別。產後如有冒汗、...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 潘富子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每年針對最佳飲食項目,召集美國數十位心血管、身體保健、食物營養、糖尿病、運動等相關專家進行研究調查,從眾多飲食法中進行分析,就飲食對心臟健康、長期減重、實施難易度、食物營養等做評...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錢政平 在家中自己煮的料理會比外食新鮮、健康?醫師提醒,要小心,別為了讓料理更加美味,而選擇重油、重鹹的調味。如果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未改,就算是自家烹調的料理,也會有損健康。 自己煮不一定健康?!竟也會有心血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追不到,也要毀了妳」、「成績好,跩個屁,不讓你好過。」網路霸凌的動機眾多,只要覺得不爽,就在網路發文、貼圖,詆毀他人,專家提醒,家長師長應教導孩子了解網路世界的特質,保護自我隱私,遭受霸凌時,該如何面對。 根據1項調查發現,國中生發動網路霸凌的動機中,排名第1的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