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便祕的健康警訊 預防與治療

便祕的健康警訊 預防與治療

圖說:不管任何類型的便祕,在症狀嚴重與出現血便時,可能會造成大腸癌與腸沾黏等重大疾病,須到醫療機構(內科、胃腸內科)就診。(記者陳德偉攝)

欣傳媒 | 森天豐 著 謝晴 譯

預防便祕的「排便要訣」

為了預防便祕,重要的是在排便時不要硬使力。

1、姿勢……上半身微微前傾,兩肘放在大腿上。

※直腸與肛門的角度順暢,糞便可順利到達直腸。

2、使力的方式……只用腹肌的力量。

※要注意勿以全身(特別是肩膀與背後)來使力。

3、腳跟勿觸地,略微(大概二十度)抬起。

※用腹肌的力量讓腸道通暢。

要是持續便祕,出現不同於往常的症狀,該怎麼辦?

→如果感覺到有異樣,請到消化內科就診

不管任何類型的便祕,在症狀嚴重與出現血便時,可能會造成大腸癌與腸沾黏等重大疾病,須到醫療機構(內科、胃腸內科)就診。

另外,「便祕會導致大腸癌」這種說法則廣為人知,據推測糞便中所含的有害物質與致癌物質長期附於腸黏膜,會造成癌症發病。不過,不用太過在意大腸癌。

二○○七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發表的報告中指出,有便祕症狀的人,與沒什麼便祕症狀的人之間,大腸癌的罹患率並沒有顯著差異。這是針對四十至六十九歲男女約六萬人,自一九九三年開始平均約七年來追蹤的結果。

原本便祕的定義就是存在一種基準,並因人而異。除了有不每天排便就不舒服的人之外,也有人一週只上兩次狀況依然很好。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變化時,或是出現沒有經驗過的疼痛與以往未有的症狀時,都需要注意。一旦出現異狀,就要盡快就診。
相關文章
手腳冰冷的健康警訊 有效解決虛寒症
五十肩的健康警訊 肩膀僵硬的困擾
五十肩的健康警訊 治療方式有哪幾種?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產前多項健康篩檢可以提早得知寶寶是否有異常。(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在媽媽肚子裡就幸運找出病癥!一名高齡產婦36歲時了懷第三胎,擔心胎兒生長情況,所以在懷孕22周時選擇進行高層次胎兒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胎兒有主動脈窄縮的情形,進一步羊膜穿刺檢查,確定基因正常,只是...

閱讀詳情 »

▲老住持困擾了20年的「心事」,積極治療手術才終結心房撲動。(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投一名70歲寺廟住持,20年來心跳常高達100多下,經常感到心臟腫脹,吃藥也不見效,雖然嚐試以唸佛、禪修等方式,希望可減輕症狀,但仍覺得十分不舒服,只好一路忍了下來,直到日前被信眾建議...

閱讀詳情 »

▲重訓過度,越來越多人練出肩頸部肌筋膜疼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瘋健身,用力不當,竟練出滿滿「肌肉硬塊」疼痛又手不舉!一名24歲碩士生為了追求健美身形,即使課業繁重,每天下課之後仍往健身房跑,幾乎天天在做重訓,沒想到訓練過重又用錯力量,還以為痠痛才代表在...

閱讀詳情 »

痛風發作就像老虎扯關節! 緯來《醫次搞定》日前討論「痛風」主題,蔣偉文分享自己的痛風經驗:「當時為了追在pub當調酒師的老婆,我天天跑去喝調酒,結果某天夜裡竟被痛醒,腳大姆指的下面痛到無法踩地板,醫生告訴我罹患痛風,我自己超不能接受,印象中痛風是老人才會有的。」 醫生提醒,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常常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