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和「營養素」究竟是什麼?
你知道「營養」和「營養素」的差異嗎?
「素」的有無,在意義上截然不同。
所謂的營養,是指營養素內化到身體的過程
「營養」和「營養素」經常被毫無區別地使用,但事實上是相似卻不相同。
例如,米飯裡含有許多醣類,醣類在體內經過消化、吸收和分解而成為身體的熱量來源。以這個例子而言,醣類是「營養素」,進入體內後轉變成熱量的過程就是「營養」。也就是說,「營養素」是食物中所含人體必要的成分,為了維持生命、健康而代謝營養素,以利人體運作則稱為「營養」。
均衡攝取就能維持每日的健康
營養素有許多種類,其中醣類(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稱為3大營養素,加上維生素、礦物質則稱為5大營養素。這些可說是「身體的熱量來源」、「建構身體的原料」、「調整身體的狀況」,發揮著維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功用。均衡攝取每一種營養素是很重要的。
你所關心的 營養的小疑問
「營養學」是什麼樣的學問?
我們為了能健康地活著,而去研究要攝取什麼營養素,該攝取多少,以及攝取多少比例的營養素才算適當,這些領域就是屬於營養學。也包括各種營養素的研究,人體代謝的研究。另外,擁有高度的營養學知識並且付諸實行的職業,就是具有國家資格的「營養師」。
基本知識3 「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調整身體狀況
屬於微量營養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重要性僅次於3大營養素,主要功用在於調整身體狀況。
雖然無法轉換成熱量,卻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想要順利進行3大營養素的熱量代謝,就不能缺少維生素和礦物質。比起3大營養素,身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必需量極少,因此被稱為微量營養素。
維生素有13種,功用在於幫助其他營養素的吸收、代謝,保持血管、皮膚等健康。
礦物質有17種,是骨骼、血液等的原料,有維持正常身體機能等功用。
攝取過量或不足,都會對身體造成妨害
礦物質和大部分的維生素無法在體內製造,因此必須要從食物中攝取。適量的攝取量因種類而不同,但無論是不足或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很久以前流行的腳氣病就是維生素B1缺乏症,而鈉(鹽分)這種礦物質一旦攝取過多就會導致高血壓。因此無論維生素或礦物質,都應均衡攝取。
你所關心的 營養的小疑問
為什麼維生素的名稱有字母名和化學名呢?
當初是依照被發現的順序,冠上英文字母,而在相同種類中找到新的物質時,就以B1、B2的方式加上數字當作暫稱。數字排列之所以有缺漏,是因為撤除搞錯的物質。我們都知道葉酸或泛酸也是具有維生素的功用,由於被發現時就以化學名命名,因而沿用至今。
STAGE 3 營養素的效能和「聰明」攝取法
雖然攝取足夠必需量的營養很重要,
但只要多花點功夫,
就能夠更進一步地提升其效能。
此章將介紹配合各營養素的效能一起攝取會比較好的營養素,
以及烹調上的訣竅。
醣類
R對腦部和神經系統而言,是唯一的熱量來源
R穀類、薯類、水果等食物當中的含量豐富
R和維生素B1搭配攝取,就能有效率地轉換成熱量
含有豐富醣類(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
(相當於100g中的含量)
富含於米飯或麵包等穀類當中,南瓜等根菜類的含量也很豐富,在水果中則以果糖的形式存在。
穀類
玉米片......83.6g
精白米......77.1g
胚芽米......75.3g
糙米......73.8g
麻糬......50.3g
吐司麵包......46.7g
蔬菜
番薯......31.5g
玉米......16.8g
南瓜......10.9g
水果
柿乾......71.3g
香蕉......22.5g
葡萄......15.7g
1天的攝取標準
年齡 | 目標量(熱量百分比) |
| 男女 |
0~5個月 | - |
6~11個月 | - |
1~2歲 | 50以上70以下 |
3~5歲 | 50以上70以下 |
6~7歲 | 50以上70以下 |
8~9歲 | 50以上70以下 |
10~11歲 | 50以上70以下 |
12~14歲 | 50以上70以下 |
15~17歲 | 50以上70以下 |
18~29歲 | 50以上70以下 |
30~49歲 | 50以上70以下 |
50~69歲 | 50以上70以下 |
70歲以上 | 50以上70以下 |
*「熱量百分比」是指碳水化合物在1日攝取的熱量中所占的比例。
腦部和神經系統唯一的熱量來源
所謂的醣類,就是碳水化合物中膳食纖維除外的物質,由碳(C)、氫(H)、氧(O)組成。每1g約可產生4kcal的熱量,會轉換成血糖供應全身熱量。雖然一般的印象是「醣類=砂糖」,但是在米飯、麵包等穀類以及根菜類等食物中也含有醣類。
醣類大致上可區分成「單醣類」、「寡醣類」和「多醣類」(參閱P68~69)攝取到的醣類被分解成單醣類後,會在小腸中被吸收,再經由血液運送到全身。
除了是腦部和神經系統唯一的熱量來源,還會以「肝醣」的形式儲存在肌肉或肝臟內。
建議和醣類一起攝取的營養素&攝取方法
緩和血糖值的上升,預防糖尿病
醣類容易造成在用餐後血糖值上升,也就是「飯後高血糖」的情況,當攝取量偏多時就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膳食纖維可以穩定醣類的消化和吸收,一起搭配攝取的話就能緩和飯後血糖值的上升,也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膳食纖維
富含的食物
- 牛蒡
- 番薯
- 蒟蒻
- 納豆
在醣類的分解過程中不可欠缺,能夠產生熱量
和分解醣類的維生素B1搭配攝取,就能容易地把醣類轉變成熱量。豬肉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可在用餐時當成主菜攝取。另外,如果以含有維生素B1的糙米或胚芽米做為主食,就能同時攝取到醣類和維生素B1。
+維生素B1
富含的食物
- 豬肉
- 鰤魚
- 羊栖菜
- 黃豆製品
---本文摘自《健康生活必知的營養常識》一書,康鑑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