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看的出來這個便當哪裡有問題嗎?

你看的出來這個便當哪裡有問題嗎

 

不是香腸本身

也不是福州梅干菜

更不是客家醃蘿蔔

隔夜的滷蛋也不是問題 …… 

一起吃就是最大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養樂多和香腸不能一起吃,因為香腸通常含有作為抑菌劑的添加物-亞硝酸鹽,在酸性及乳酸菌(養樂多含有)的情況下會轉變為致癌物-亞硝胺.但其實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是不能和含胺類食物一起吃,因為一樣會產生亞硝胺。

 

生活上常見的亞硝胺來源分為三種:

1.   來自含亞硝胺的食物:常見含亞硝胺的食物有煙燻或鹽醃的肉類、啤酒及威士忌,含亞硝鹽類的食物經直接加熱、油炸、煎烤也會產生亞硝胺。

2.  來自蔬果或食物中的亞硝酸鹽經人體代謝後也會產生亞硝胺。

3.  將含亞硝酸鹽的食物及含胺類食物一起吃:常見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包含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熱狗;常見的含胺類食物包含乾燥類的海產、新鮮干貝、鱈魚、秋刀魚及熟成的起司。

 

亞硝胺是具有強烈毒性的致癌物質,在過去動物實驗中已證實具有強烈肝毒性,會引起肝炎、肝硬化,造成口腔癌、食道癌、肺癌、胰臟癌及肝癌.而在食物中所存在的亞硝胺最主要影響腸胃道及肝臟.因此為了避免亞硝胺的危害,可透過下列方式減少危害:

1. 不要將含亞硝酸鹽及含胺類的食物合吃,避免產生亞硝胺。

2. 改變香腸、熱狗等含亞硝酸鹽的烹調方式,避免因為直接加熱、煎炸等方式使亞硝酸鹽轉變為亞硝胺。

3. 多吃含維他命C及維他命E食物,或單獨喝養樂多或優酪乳,可減少腸道亞硝酸鹽的生成,進而減少亞硝胺的產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部落格

Med&Bio talk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粉絲團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平時有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習慣嗎?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親子一起運動還能提升彼此的心韌性,讓身心更健康。根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調查指出:與父母一起運動的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在董氏基金會2013年的調查也顯示,父母每周與孩子運動的次數越多,父母越不容易出現憂鬱情緒。 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全民健保剛度過25歲生日,在滿意度超過9成的亮麗表現下,卻潛藏連續3年赤字的財務危機,入不敷出的健保財務逐漸對重症治療設下嚴格的給付標準,導致包括癌友在內的重症患者普遍面臨自費壓力。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簡稱Hope)最新民調顯示,面對健保財務困難,超過6成民眾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陳女在就讀大學的時候,發現自己兩腳大拇指外觀很醜,又歪又痛。看到網路上一堆拇指外翻矯正用品,陳女買了一些來嘗試,但效果不明顯,穿鞋子痛、走路也痛,甚至睡覺還會抽痛,苦不堪言;最後決定就醫接受骨科醫師手術治療,終於不再寸步難行。不過,很多人都認為拇指外翻是愛穿高跟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天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個案,均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528為留法女學生,案529則是空姐,分別自法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返國。 指揮中心表示,案528於今年年1月至法國留學,10月4日與1名友人一同返國,入境時並無症狀,兩人返家後進行居家檢疫,個案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