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雖說努力上進是社會的主旋律,但早在20世紀初,德國生理學家馬克思·盧訥就已指出,過快的生活節奏、劇烈的運動、過度緊張焦慮都會消耗我們的「生命能量」。其實,不妨偶爾懶一懶,推掉無聊的飯局,不想幹的家務留到明天,會節省我們的能量,才能活得更久。

一、喝「粗」點的茶
「粗茶」指的是較粗老的茶葉,價格昂貴的新茶反而不如價格相對便宜的「粗茶」。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粗茶」盡管又苦又澀,但其中的茶多酚、丹寧含量豐富,既有抗衰老作用,還能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維護心、腦血管的正常功能。

二、避開交通「魔鬼時間」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120萬人死於交通事故,平均每25秒就有1人死於車禍;而在台灣,平均每天近79人葬身車下。
國內知名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安全駕駛行為研究專家範立表示,新手事故率並不高,真正的「馬路殺手」是駕齡1—2年的人,此時最易鬆懈。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穿涼拖或高跟鞋開車、邊開車邊接電話、開車吸煙都是車禍發生的高危因素。他提醒,11:00—13:00、17:00—21:00是「魔鬼時間」,此時開車要格外警覺。
行人過馬路時,要學會首先左看觀察車輛,然後右看,最後再左看,確認安全後,才可直線過馬路。黃昏時更要注意,因為這是駕駛員最不容易發現你的危險時段。

三、放下筷子吃得慢
「想長壽嗎?那就吃慢點吧。」在以長壽著稱的地中海地區,人們一頓晚餐可以吃三四個小時。
一般來說,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一餐飯不少於20分鍾,有助消化,避免發胖,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北京抗衰老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在歐洲研究抗衰老課題多年的黃又彭博士表示,當咀嚼食物的次數增多或頻率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也會明顯增多,活化大腦皮層,從而延緩衰老。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所以,不妨嚐試在吃飯時用筷子來夾菜,然後放下筷子,再用勺子吃米飯。輪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飯,即使想快也快不起來,保證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四、適當吃糖果
一份對哈佛大學畢業的7841位男生的調查表明,食用巧克力及糖果的人,無論他們愛吃的程度如何,都比不食用者的壽命長一年。
黑巧克力(包含超過70%的可可)是一種複合食物,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劑,能有益心髒、平穩血糖、緩解壓力,每天食用量控制在10—20克效果最佳。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調查還顯示,那些「適量」吃糖果的人,也就是1個月吃1—3塊條形糖,效果最好,死亡危險率比不吃糖的人低36%。

日本著名長壽縣、紅糖產地衝繩縣的老人,就有每天喝一杯紅糖水的習慣。所以,老人在吃糖時,不妨適量選擇紅糖。但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五、中年後,增魚減肉
日本長壽專家高居百合子教授指出,人到中年後攝入魚的量應為肉的2倍,即假如攝入肉量為30—50克的話,魚肉量應為60—100克,這可是長壽的重要法寶。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魚類是動物肉類中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一種。例如牛肉在胃中5個小時才能被消化,魚肉則僅需2—3個小時。
海魚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EPA能預防中風及心肌梗死,DHA則可以防止大腦老化。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六、了解家人的病史
要預知你未來的健康狀況,第一關就是從家人入手,了解家族病史。
不妨動手建一份家庭「健康檔案」,列出你所有的直係親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兄弟、姐妹,記錄他們的既往病史、診斷治療情況、過敏反應記錄,以及曆次體檢結果等。再去看病,醫生一翻檔案便一目了然。
檔案中還要保存自己完整的病曆、X光片或報告、心電圖、化驗單、體檢表等原始單據。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七、泡個溫泉
研究表明,過去20年間,長壽之國冰島居民的心髒病發病率降低了50%,這與他們熱衷露天溫泉有關。
常泡溫泉,可以治愈關節炎、哮喘等慢性病,對各類皮膚病也有顯著療效,還能緩解現代人的精神壓力。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注意事項:泡溫泉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每次在燙身的池水中浸泡時間不要超過10分鍾,及時讓身體露出水面或離水歇息;睡眠不足或是很疲乏時不要泡,如果突然浸入溫度很高的溫泉,可能會發生暈厥;泡溫泉時,應該盡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釋放身心壓力。

八、戒掉一個壞習慣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習慣就是習慣,任何人都不能把它扔出窗外,但可以一次一個台階地把它騙下樓梯。」
從今天開始,不管是吸煙、不鍛煉,或者吃太多零食,一次只戒掉一個壞習慣,並注意以下幾點:起步要小。
如果想要養成早起的習慣,那就試着每天早起10分鍾,而不是1小時。

你意想不到的八個長壽秘笈:吃糖可增壽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對胸腔內科醫師來說,「小細胞肺癌」因為惡性度高,且發現時多已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不僅是肺癌中最惡霸的類型,也因為過去治療選擇有限,晚期小細胞肺癌幾乎等於絕症,讓醫師和患者既無奈也束手無策,不過隨著免疫治療的進步,目前以化療搭配免疫治療已看到令人振奮的效果,小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帶來的重創,人仍渴望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隨疫情席捲全球,產業面臨劇變衝擊,線下活動紛紛取消,新加坡線上直播會議科技公司的陳杰豪執行長一針見血,點出全球醫藥、金融等公司渴求新型會展模式、虛擬活動的焦慮。對此,他的團隊早於三月初,將線下的實體活動經驗轉變成「線上+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步入中年之後,常感受到眼睛茫霧、容易流目油,雖然不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但是往往會持續惡化下去;然而,也有人已經80歲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高齡80歲的李深浦中醫師每週仍然看3天門診,開車也不用戴眼鏡,眼睛狀況比很多中年人都好。到底該如何保養眼睛,才能讓「目睭金光閃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萊豬要來了,婆媽擔憂標示問題!為幫助民眾辨別豬肉產地,衛福部在迪化街試辦透明豬肉產地資訊,衛福部長陳時中17日走訪當地商圈,了解實地運作困難,表示中央政府會建立平台,幫助地方政府有效稽核。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則強調,民眾應有知的權利,呼籲中央做好「源頭管理」、「食材溯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