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了七種抗糖尿病心法,但是在醫師眼中,全是不對的觀念,並提醒民眾,對抗糖尿病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控制血糖,用錯方法恐怕會讓病情更加嚴重。
不少上了年紀的台灣民眾認為,以下七種方式能夠對抗糖尿病:少吃飯、少量多餐、透過斷食,只喝檸檬汁、不要打胰島素,打久了會洗腎、每天吃紅心芭樂,苦瓜或以冬粉取代米飯皆能降血糖。台灣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觀察到此現象,他指出,這些觀念都不正確,並且一一解釋可能會對健康帶來的危害,說明如下:
(1)少吃飯能降血糖?少吃飯會減少澱粉的攝取,但人類需要的熱量,一半需要來自澱粉,以便分解成葡萄糖。人體需要葡萄糖,就像汽車需要汽油,沒有葡萄糖,大腦與神經細胞第一個受制、受損,還有紅白血球功能有降低。倘葡萄糖不足時,人類會饑餓,心慌,失神,甚至於易生侵犯性語言與行為,以肉類代替澱粉會發生氮血症,長久損壞腎臟功能,上昇膽固醇,增加尿鈣流失。
(2)少量多餐也不是個正確的做法。正常一餐約需要6小時才能完全消化、完整代謝完畢,一波還沒結束,一波又起,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葡萄糖耐量異常與高脂血症。洪建德強調,多出來的餐大多是不均衡飲食,多油的餅乾或麵包,污染的外食等,且多餐不容易減少額外的熱量,反而造成體重與血糖上升。
(3)每天吃紅心芭樂,會降血糖?紅心芭樂也有熱量,且多吃傷胃。影響血糖主要是食物中的澱粉,而非單醣或雙醣。芭樂有較多單、雙醣,少含澱粉,且臨床實驗顯示,芭樂各部位並無降血糖效果。
(4)冬粉取代米飯降血糖?冬粉烹煮過程中比米,吸水多,而達到熱量密度低,但消化變快,容易引起高GI,易餓,造成計劃外多吃進食物。想要維持長效的、穩定的、低GI的、建議搭配米飯進食。
血糖控制良好 糖尿病患生活無限制
(5)糖尿病飲食治療,主要功能是提供一個人的所需營養,維持血糖,不是要降血糖,因為吃得熱量少,血糖就降下來,而不是芭樂,苦瓜,冬粉或任何食物的任務。因此吃紅心芭樂、苦瓜或冬粉,對於降血糖也是無效的。糖尿病患者吃的熱量、營養素、與權利與正常人完全一樣。
(6)透過斷食,只喝檸檬汁?早期糖尿病斷食,危險性雖很小,但是失控、未治療、沒檢驗的病人,血糖本來就很高,再經斷食,可能會造成酮酸中毒,或高滲透壓高血糖症,急性猝死的危險大增。其實飲食部分,自我節制就好,不必花錢去參加,跟治療團隊學習熱量計算,一勞永逸。再說人體排毒一分一秒自動進行,不會因為斷食檸檬更有療效。
(7)不要打胰島素,打久了會洗腎?研究指出,早期打胰島素,洗腎機會降低,神經性病變機率也會降低,胰島素可以減緩慢性病併發症外,還可以減輕末期肝病、老人痴呆症、胰島素剩餘分泌功能、胰島素阻抗,後兩者會使得血糖正常後的患者,減輕劑量,甚至停用胰島素。
洪建德提醒,抗糖尿病正確方法首重控制血糖,而想要控制血糖,則要遵守兩大原則:(1)學會如何控制血糖:每次用餐時要先認識熱量,同時或者驗飯後血糖,了解血糖的變化。(2)平時要坦然與醫療團隊分享:坦蕩面對醣化血紅素(A1C),與自測血糖值SMBG,以便找出造成血糖高低變化的原因。
依臨床經驗觀察,洪建德說,急慢性併發症或衝急診的,極多數都是被不正確觀念,越搞越糟的受害者。接受自己的遺傳與坦然看清自己飲食習慣,學習控制飲食、增加糖尿病知識,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過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只有計劃,沒有限制。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