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上榜了嗎? 6大高危險族群 易招熱傷害

你上榜了嗎 6大高危險族群 易招熱傷害

圖說:你上榜了嗎? 6大高危險族群 易招熱傷害。(擷取至flickr,作者gr33n3gg,http://bit.ly/1t6DORn)

欣傳媒 | 欣健康/楊晴雯

台灣夏季進入尾聲,但氣溫仍居高不下,依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分析2014年7月至8月20日,因熱傷害至急診人次為1,106人次,較去年同期的857人次,增加近三成。國健署提醒民眾,穿著保持涼爽、補充水份、提高警覺,才能有效預防熱傷害。

台灣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代理組長陳妙心表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屬於6大高危險族群,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

台灣衛福部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最新調查顯示,台灣近180家醫院急診資料,2014年7月1日至8月20日因中暑、熱昏厥、熱衰竭等熱傷害到醫院急診人次為1,106人次,較去年同期的857人次為多。

陳妙心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盡速就醫。

陳妙心強調,預防熱傷害應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讓身體保持涼爽;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且養成每天飲用至少2,000㏄的白開水;另外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生活化的、休閒化的健康新知,請進【欣健康http://solomo.xinmedia.com/health

相關推薦

國內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20多萬人!更令人擔心的是,潛在的糖尿病患以及即將成為糖尿病患的人數,估計竟也超過200萬人,等於是每10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正面臨糖尿病的威脅卻還不自知!當發生泌尿道反覆發炎、吃飽就想睡、視力模糊的問題時,請小心!你可能是「糖尿病邊緣人」,TVBS《健康2.0》教大家...

閱讀詳情 »

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五花八門,應該要如何選擇呢?皮膚科醫師周彥吉表示,目前衛署核可的防曬成分可分為物理性與化學性兩類,市售防曬用品為了有較佳的抗UV效果,通常會同時兼具物理性及化學性成分,但值得留意的是,化學性成分有致敏風險,因此,建議年幼孩童、皮膚敏感者,甚至是孕婦(有用藥顧慮者)可以物理性防曬為...

閱讀詳情 »

這兩天,衛福部食藥署2017年7月起將實施食鹽標示新制,含碘化鉀或碘酸鉀的食鹽,品名須標示「含碘鹽」、「碘鹽」或「加碘鹽」。 這是因為衛福部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發現,51%民眾的尿碘濃度中位數為每公升99微克,低於世衛的建議值--100微克。由於碘為人體必需營養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