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一定要知道!不是每道菜都可以放味精!有些料理放味精易中毒!

餐座上的百味佳餚總是讓人垂簾欲滴,這些美味的後面怎麼能少得了味精呢?但是如果味精使用的不當的話,這些美食就會成為你致命的“殺手”引起食物中毒,具體有哪些菜式是不宜加味精的呢?

你一定要知道!不是每道菜都可以放味精!有些料理放味精易中毒!
一、拌涼菜不宜放味精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二、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都不能放味精。


三、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捲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製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餚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四、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五、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餚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餚中不能加味精。

歡迎分享給更多人受惠!!

相關文章閱讀:

你一定要看!不正確炒菜習慣!

將帶來多種致癌隱患!(請分享出去)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514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30歲王小姐5年前接受卵巢巧克力囊腫切除手術,出院後因工作繁忙疏於追蹤,導致近1年來每當好朋友報到,下腹常感到悶痛,日前因急性下腹痛掛急診,檢查結果竟是巧克力囊腫復發合併右側卵巢扭轉壞死,雖緊急透過手術切除,但因僅剩左側卵巢,未來恐影響受孕機率,呼籲女性患者當心。 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家長不在意乳牙齲齒,但其實乳牙與恆牙一樣重要,不僅能幫助幼童咀嚼食物、發音清晰,也具有維持空間誘導恆牙順利萌發等功能,但臨床上常因嬰幼兒含奶嘴或奶瓶入睡、常喝含糖飲料等,事後未進行正確潔牙,導致乳牙過早齲齒或脫落,不僅會造成鄰牙傾斜、咬合功能不良,嚴重恐影響兒童身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塑膠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產品類型五花八門,使用的材質也很多元,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矽膠等。你也擔心,使用塑膠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盛裝食品,可能會攝入過量的塑化劑嗎?塑膠材質種類多 使用這些應提高警覺食藥署說明,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與銀髮相關的疾病包括肌少症也愈來愈受到關注,背後常伴隨骨鬆、骨折、甚至可能會造成生活失能的問題。台灣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肌少症是看不見的健康危機,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至1%的速度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