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頭族護眼救星─教你打造好眼力

文.陽明生醫

 低頭族護眼救星─教你打造好眼力

智慧型手機及3C用品為現代人生活帶來便利,但是長時間的過度使用,又不知道如何保養視力,將會導致視力提早老化,產生眼部病變,如: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問題。

低頭族、3C族造成的眼部問題─黃斑部病變

有媒體報導,五歲女童因每天玩手機遊戲超過一個半小時,一個月後檢查發現近視暴增一百五十度。

還有越來越多三十至四十歲成人至眼科就診,因就寢關燈,在黑暗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導致視力急速下降。例如三十四歲的上班族陳先生,原本視力正常,因每天滑手機超過七小時,視力模糊就診,眼科醫師診斷他罹患「早發性白內障」。

許多科學園區屢傳未滿四十歲即眼部提早老化而造成失明的案例,而老年人本身就是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族群。可見視力問題已日漸影響國人的生活品質,更增加醫療負擔。

黃斑部病變形成原因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正中心,是人類產生視力的核心部位,外觀呈現黃色,它能過濾有害的藍光,降低因光線造成的傷害。

藍光是能量最強的可見光,近距離使用有藍光的3C產品,因瞳孔放大,有害藍光更容易長驅直入視網膜中心處的黃斑部,造成黃斑部發炎、水腫。

黃斑部病變症狀

黃斑部病變初期,會有看不清楚、眼花等症狀,容易被誤認為眼睛疲勞而延誤就醫,一旦開始有看東西扭曲變形,視力中心光感變暗,就要盡早就醫,避免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

陽明生醫教你如何打造好眼力

 

 一、使用3C產品時,避免螢幕光線太亮及螢幕太小,螢幕距離不能太近,使用時間勿過長,尤其避免走路或車上,以及黑暗中使用,造成眼睛的對焦負擔。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在著作《好眼力:護眼、養眼、治眼全百科》中建議:

 (1)每3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

 (2)避免在黑暗中閱讀,尤其是電子螢幕。

 (3)眼睛癢就閉眼睛。

 (4)配戴隱形眼鏡,每天不超過八小時。

 二、飲食營養均衡:適當攝取及補充眼睛所需的營養素,例如深綠色蔬菜,以及鮪魚、鰤魚、鯖魚、秋刀魚等DHA含量高的魚類。

 三、需長時間使用3C產品,可選配濾藍光鏡片。

 四、定期視力檢查,遵照醫師指示,記得定期回診追蹤。

 

低頭族、3C族必吃護眼元素

 

 陽明生醫特選護眼葉黃素產品,可額外補充以下的營養元素:

 (1)葉黃素: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類胡蘿蔔素,美國眼科權威威尼爾.亞當斯醫師也在著作推薦,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會吸收超級藍光,為抗氧化劑,可以吸收視網膜中產生的自由基,延遲老化及白內障。一項大型政府研究顯示,每天服用包含葉黃素等補充劑,能夠減少慢性眼病進展到晚期的風險,還可改善健康成人的視力。

 (2)山桑子:是花青素的主要來源,也可作為人體的抗氧化物。適合用於維護眼球微細血管的族群(例如糖尿病、微細血管脆弱者),以及用眼過度者。

 (3)紫蘇籽:含豐富α-亞麻酸,為有三個雙鍵之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在人體內轉化成EPA及DHA,所以α-亞麻酸又稱植物深海魚。α-亞麻酸及DHA大量存在於大腦皮質、視網膜,可促進眼睛生長及發育。此外,具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腦部、眼部、心血管所需的重要營養。

 (4)黑醋栗:含維生素C、磷、鉀、鈣、花青素,有助於眼部血液循環,能夠舒緩睫狀肌的緊張,對於緩解眼睛疲憊有加乘作用,適合3C產品依賴者及用眼過度疲勞者。

 (5)陽明生醫專利益生菌:能夠排便順暢,調整體質,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13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蕭明道指定基礎教學─2.0技術分析http://tinyurl.com/ht4wogj

 

理財周刊81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台股新幹線

◎洪寶山發行人語>開加油站!還是便利商店?

◎莊孟翰會客室>給準閣揆林全「加稅如拔鵝毛,宜有完整配套」

◎理財我最大>學校、職場無縫接軌 楊朝祥:翻轉教育思維 即戰力UP

◎呂佳霖箱波均>期股權勝箱波均─量能當沖之迷思

◎陸股脈動>人工智慧啟航 產業關聯股成熱點

◎產業追蹤>4G、寬頻需求旺 網通股營運續揚

◎產業追蹤>封測業偷吃OLED大餅 南茂搶頭香

◎楚狂人論壇>拉回買進有訣竅 衝高停利往上調

◎金融櫉窗>2016年全球經濟展望樂觀 美盛力推新興市場債

◎健康你我他>低頭族護眼救星─教你打造好眼力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臨床上,將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常在罹病十年後,出現神經病變等現象,不但會讓患者對疼痛麻木,部分患者甚至漸漸感受不到冷熱等感覺;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醫師陳沛吟指出,因此若能及早發現症狀,及早接受治療,就能避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出現。許多患者就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症狀已經是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馬羿縉報導)夏天即將到來,腸病毒疫情處於蠢蠢欲動階段,為了能提早開始預防,且加強孩子防治觀念,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和教育局主辦玩具嘉年華的兒童活動,透過帶動唱的方式,一起宣導腸病毒防治觀念,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活動不但找來娃娃人偶帶動唱起洗手歌,更透過創意活潑的教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來自台中豐原的陳小妹,就讀國中一年級,近期因為經常腹痛,導致無法上學,腹痛狀況已持續一年多,過去一直以為是胃痛、生理痛或壓力太大,多次就醫未改善,只要一吃東西就會引發腹痛。收治病例的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外科醫師賴基鴻表示,透過胃鏡、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陳小妹的膽囊嚴重發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過去腦死捐贈的腎臟移植,皆為ABO型相容的腎臟移植,包括後來活體腎臟移植的接受度高,但常因捐贈者血型和患者不符,無法進行移植;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林毅志指出,成大醫院從95年就完成首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移植,如今已成功完成21例,且五年存活率達100%。血型不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